10月4号星期一,华艳玲穿着一件褪了色的紫色的衬衫,黑色的裤子,扎着高马尾辫,和李艳梅来到教室。
华艳玲:“10月份了,天气还是这么热,军训结束了,要开始上课了。”
李艳梅:“是的,上课总比军训轻松,不用天天练习站姿了,在太阳下面一站半小时是常有的事情。
我感觉班上的许多同学都晒黑了。”
华艳玲笑着说:“天天晒太阳,不黑才怪。”
李艳梅:“你好像变化不大,皮肤是白里透红。”
华艳玲笑着说:“真的吗?太好了!我们老家的乡亲都说我是晒不黑,哈哈哈。”
李艳梅:“像我就容易晒黑,我变黑了吧?”
华艳玲看了看李艳梅:“微微晒黑了一点点,没有很明显的变化,你是注重保养吧!”
李艳梅:“我坚持用洗面奶。洗面奶还是有作用的。”
她们说着走到了教室。
班主任在走廊里站着。
走过讲台的时候,华艳玲看了贴在黑板旁边的课程表和代课老师:
今天早自习是普通话练习。
上午,周会——郭志强,职业道德——曾一川,英语——黄英丝。
下午,体育与健康——李成奥,数学课——曹轩。
上课铃响了。
语工委员唐雨桐拿着一本汪国真的诗集,站在讲台上,十分自信,她中等身材,眉毛又淡又稀,眼睛不大不小,额头宽阔,头发比较黄。
她像老师一样,端端正正地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早上好!”
同学们:早上好!
本来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安静起来,回复她的问候。
班主任站在讲台旁边看着同学们。
不得不说这位语工委员很称职,很大方。都不需要班主任介绍,也不需要班主任给她说开场白。
唐雨桐:“从今天起,我们每天早晨都要练习普通话,希望大家配合,把普通话水平提高。
请大家跟我学习一首诗歌: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她从讲桌上面的粉笔盒里面拿出一只白色的粉笔把诗抄写在黑板上面,她的字迹很是一般。
她转过身来,把粉笔放在粉笔盒里,看着全班同学:“我先给大家示范朗诵一遍。”
唐雨桐用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声音开始朗诵起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华艳玲听到这里,心里想:“金柳是新娘,太美了这样的诗句,太富有想象力了,诗人不愧是诗人啊!”
她的眼前立刻呈现出一幅画面来。
华艳玲听得如醉如痴,实在太优美了,她以前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优美的诗。
尤其是唐雨桐那标准的发音,让她感觉普通话太好听了,自己的普通话总是带着东安县紫水河老家的口音,班上很多同学都背后议论她讲话“土气”,居然还当上了班上的团支部书记。
她决心好好的练习普通话。
唐雨桐:“请同学们跟着我朗读吧!”
朗读几遍之后,唐雨桐,“好了,我已经领着大家朗读了好几遍了,下面请同学站起来朗诵给大家听。”
华艳玲抱着侥幸心理想:“不会点到我吧?最好别点我,我好像还不是很熟练啊!
全班这么多学生,也不会就点到我吧!”
“华艳玲同学站起来朗诵!”
“我没有听错吧?”华艳玲左右看了一下,同学们把目光投向她。
同桌王秀云:“艳玲,唐雨桐点你的命呢!就是你。”
“华艳玲,站起来朗诵一遍!”语工委员唐雨桐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华艳玲再也不用怀疑了,她的脸红了。
她的一张鹅蛋脸迅速变得绯红,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唐雨桐,似乎在责怪她,干嘛第一个就点我呢?
也没有办法开始朗诵吧!
华艳玲觉得自己简直是赶鸭子上架,羞羞怯怯地朗诵起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华艳玲在这个同龄人的面前简直是一副师生关系一般。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