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来,不能让汉军接近中军大营。”高句丽将领骑着战马,游走在战场各处,传达着命令。
同时,鼓舞高句丽士兵殊死奋战。
随着战斗的持续,越来越多的高句丽士兵,加入到对黄忠的包围当中。
身处里三十层外三十层的包围之中,黄忠气定神闲地挥着手里的刀,斩杀高句丽士兵,如同折断枯草一般容易。
高句丽大营之外,公孙瓒率领着更多的汉军将士,观望着前方战场的形势。
曾经黄巾之乱,刘备也曾带过兵打过仗,不说和赵云那样七进七出,至少也是有些武力在身上的,不然,是不可能在凶残的黄巾暴乱中活下来的。
同时,他拥有两个武勇非凡,堪称万人敌的义弟,纵使没有他们的实力,但该有的眼界差不了。
此刻,他就站在公孙瓒旁边,腰上挎着双股剑,这是他不做禁卫统领后,第一次拿起双股剑,随时准备冲上战场厮杀一番。
黄忠率领汉军,冲击高句丽后营,以及被高句丽士兵层层围困的局面,全部被刘备看在眼里。
而他的心中并没有多少担忧,反倒是称赞起黄忠的武艺:“此前,只听闻黄将军阵斩吕布,却不曾亲眼所见,今日于战场上看到,果然是英勇无敌,若是二弟、三弟在此,也要避其锋芒。”
关羽和张飞,就是刘备的骄傲,逢人必夸,见人必赞,就算是称赞黄忠,也是拿他们两个做比较。
公孙瓒和刘备多年相处,自知他的品性为人,提起关羽张飞的时候,必定是生出了几分思念。
不说别的,黄忠虽强,却是并州将军,调入幽州,只是为了协助幽州战事,他的战绩和光芒,都不属于幽州。
而张飞是幽州涿郡人士,关羽为河东人,确实流亡幽州,他们两个都曾随刘备一同投奔自己,他们的光芒和战绩,才是幽州的骄傲,因此,公孙瓒对于刘备的心情,还是多多少少能够感知到一些的。
只不过,一个是思念兄弟之情,一个是关乎幽州骄傲。
“黄将军的实力,应该是陛下之外第一人。”
公孙瓒同样不吝赞美之词,转而有些遗憾道:“可惜,陛下只在虎牢关下出手一次,你我都无缘见到。”
公孙瓒当时要抵御异族,派了赵云率领白马义从支援虎牢,而刘备则是被留在雒阳,封锁皇帝离京的消息。
不过,对于此事,刘备却没有多少遗憾,反而看得很开:“家国安定,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陛下居于朝堂之上,对我大汉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备倒是希望,不用再听到陛下亲自出手的消息。”
有道理!
天子犯险境,一定是国家动乱,天下不平的时候。
天子不涉险,不参与战阵,才是最好的。
公孙瓒将那抹遗憾埋在内心深处,他虽好战,那是针对异族,如今幽州北面,乌桓鲜卑被灭,只剩一个高句丽,距离覆灭也不远了。
“云长在西域,对抗安息帝国,听说那是个和大汉一样强大的国家,而翼德在交州,同样在为大汉开疆拓土。”公孙瓒回头看向刘备,劝导他。
刘备抬头,与公孙瓒四目相对,道:“兄长说的没错,云长和翼德一身武艺,理当征战沙场,为陛下,为大汉奋勇杀敌,而不是守着备,浪费一身才能。”
听到刘备的话,公孙瓒就知道,他这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绝不会因为思念兄弟而误了大事,便不再继续废话。
公孙瓒将目光移到别处,看着身后的汉军将士,严阵以待,士气高昂,笑道:“玄德,你有多久不曾上阵杀敌?
今日,随为兄一同厮杀,将挑衅大汉,触犯天子龙威的高句丽,葬送在这马訾(zi)水旁,为幽州百姓打下一个太平安定的塞外!”
“乃吾之幸,义不容辞!”
刘备双手送来缰绳,拔出双股剑,握在手中,高举过头顶。
“高句丽退路已被封死,将士们随我冲杀,将他们全部赶下訾水!”
公孙瓒身先士卒,纵马飞奔出去。
刘备紧随其后,身后数万大军,先后动起来,冲向高句丽营寨。
而此时,陷入重重包围的黄忠,露出一副体力不支的模样,引诱高句丽将领放松警惕。
果不其然,在见到黄忠越战越弱,远处又传来震耳欲聋的行军声,高句丽将领终于耐不住性子,向前查看情况,想要亲自出手收割了这位汉军将领,从而腾出兵力,对付新冲过来的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