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康居,往西往南,都是贵霜和安息的势力范围。
骑兵太多,打草惊蛇,袭扰粮草的计划就会泡汤。
骑兵太少,就是孤军深入,能不能安然无恙地找到敌军粮道,对敌军粮草造成威胁,都不好说。
所以,我不打算使用此计!”
听到自己那天衣无缝的打法,被曹操否定,马腾心里有苦难言。
若是和当初那样自由,什么战法打法,全都要按他的想法。
哪里需要看别人的态度?
腹诽归腹诽,正事不敢忘。
马腾起身上前两步,还想争取一下,直接被曹操拒绝了。
其后的马超,看着老爹当面没有颜面,想也不想,就站了出来,说道:“没人敢去的话,我去。
绕至敌军身后,袭扰其粮道,马超愿立下军令状,倘若失败,提头来见!”
自告奋勇的时候,马超的目光还扫到了赵云,带着三分挑衅。
赵云不吃他这一套,但是,赵云忠诚勇武,又愿意照顾晚辈后进,还是站了起来,请战道:“云,愿与孟起同往!”
谁知,马超竟不领情,眼神中透露着桀骜不驯,拒绝道:“我一人足以,无需他人相助!”
“立下军令状,将无情可言!
马超,你可考虑清楚了?”曹操喝道。
反应过来的马腾,赶忙拉住马超,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送死啊。
提建议,是因为他觉得可行,得到曹操认可后,就可以立下功劳。
听完曹操的分析后,马腾第一反应是曹操眼界不够,即便是被阻止,他也会觉得自己的计划没问题。
胜不了敌军,是曹操不听自己的建议。
但是,听到马超要带领队伍出发,前往敌后袭扰粮道时,不管马腾愿不愿意承认,曹操的话在他心中的分量都发生了变化。
风险可以是别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绝不能是自己亲儿子的。
马腾双眸蕴含着怒意,没好气地瞪了一眼马超,把他拉到自己的身后,向曹操请罪道:“将军见谅,孟起年轻莽撞,不知战场凶险,如有冲撞之处,还请将军海涵!”
在场之人,关羽和徐庶见过马超与张飞对战,知道他绝不是不知战阵的毛头小子。
徐庶,甚至还和马超切磋过剑法。
赵云身为顶级武将,对于他人的实力判断有着出乎常人的精准,此前他不回应马超的挑衅,不是因为察觉不到,而是觉得没有必要。
为了私事,耽误军中战事,不是他想看见的。
这并不代表,赵云不了解马超的实力。
一个桀骜不驯,盛气凌人的年轻小将,在经验丰富的老鸟赵云面前,就像是光秃秃扒光毛羽的新手。
而实力最差的曹操,看不出马超的战力水平,可凭借着独有的识人能力,也能对马超的实力,有个七七八八的估计,这也是他会开口让马超前往的原因。
军中个人武勇值得崇拜,但是,军队作战,战法和军阵都更为重要,听从命令更是如此。
马超过于桀骜,曹操担心他以后会在这上面犯下错误,决定让他吃一些苦头,改一改性子,如此,才能算得上一员合格的将领。
“孟起贤侄正值年少,盛气凌人,朝气磅礴,才是该有的姿态。
再者,以我观之,孟起眉宇之间气度不凡,身姿挺拔,英姿勃勃,实乃当世猛将也!
寿成就不要担心了,我相信孟起若去,必能够大胜而归,彻底改变西域战局,成为西域之战,最重要的功臣。”曹操为了哄马超出战,一开口就是贤侄贤侄的套关系。
这一番话,马腾怎么听怎么不对。
可就是想不出哪里不对,因为在他看来,曹操说的话都是事实,至少他的内心是这么认为的,马超是他马家的骄傲,这么一丁点儿的吹嘘,毫不为过。
就在他思前想后,想要找出曹操话中的漏洞时,马超再次站到了马腾前面,激昂道:“还请将军准备军令状,属下签下军令状,便带兵出城,绕至敌军身后,保管让敌军得不到一粒粮食。”
“好!孟起真乃英雄也!”
“来人,准备军令状!”
曹操朝着门外大喊,不多时,便由两个军中主簿捧着一份文书走了进来。
文书上面的墨迹还没有完全干涸,曹操亲手接过来,用嘴吹气,让文书的墨汁干得更快。
马超从主簿的手中接过毛笔,走到曹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