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人和江学康熟悉后,多多少少的都会在意他的病情。
对此,江学康早已经见怪不怪。
“谢谢你,小夏,要是感觉到不舒服,我一定喝喝看。”
江学康将中药包收起,继续看起了手机。
不多时。
百书芹匆匆的来到江学康身边,汇报着上午沟通的结果:
“江老师,根据你的建议,和上午来电的筛选,初步选择了当下最合适的合作对象。”
“新城区私立第十四实验高中的校外阅读会!”
“周六,也就是明天下午两点,他们会有大概六十名学生前来,现场观看我们的直播。”
“而且这所高中想要和我们做成长期的合作,场地费与活动费每场三千块左右。”
“我也会为他们前来的学生,准备人手一张‘七次馆内阅读’的次卡,作为活动的伴礼。”
与高中合作收取的场地费价格并不高。
在他们可供选择接纳的活动中,绝对不是报价最高的一个。
将江学康说的一样,如果只考虑当下收入的高低,持续发展的空间会比大大削弱。
私立图书馆与私立高中之间的合作,如果能够做好的话,绝对能形成长期持久的合作。
未来即便没有江学康的加持,百书芹觉得以她的能力,一样可以维持住难得的合作关系。
“书芹,你选择很好。”
“直播现场如果有学生在,效果会好很多。”
“到时候挑选一些适合年轻人的读物,来进行线上读书会的直播。”
“诗词也选择几首,孩子们肯定不少也是为此而来,不能让他们失望。”
江学康分析着说道。
现在只是刚刚开始,热度还没有完全扩散。
有了社会上其他组织的合作,公开出现在直播间里,会吸引来更大的群体。
想要做到吸引更多个体读者,首先要攻略群体组织。
有了生存的空间,才能够继续的做更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