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六,买大肉。
二十七,买烧鸡。
二十八,买只鸭。
二十九,守门口。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上街,扭一扭。
街头巷尾传唱的这首童谣说的十分贴切。
第二日一早,宝丫就被何春秀从床上叫起来,换好衣裳,跟着大伯、大伯娘,还有哥哥姐姐们一起去镇上,买大肉、置办年货,顺便接大哥回家。
赵芝兰安排的十分妥帖,家里需要的年货肉菜,如今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自打二十六开始,就从老大家轮着去镇上买东西,给家里添的年货,给孩子们买的小零碎,或者是媳妇儿回娘家要带的礼,自个儿支配,买啥都行。
今儿个就是宝丫还有云承禄他们四个孩子,跟着云大郎还有王彩莲夫妻俩去镇上的日子。
宝丫跟着云承禄、云花、云月,一起坐在牛车上,三个小丫头每个人都带了给俞婆婆准备的礼物。
自打上次商量妥了给俞婆婆送什么礼物,她们都在认真准备着。
云月端了一盆养的娇艳的腊梅,云花的是用软帕子包起来的精心编制的吉祥结手镯,只有宝丫拎着个大桶,里面装的是各种食材,她要到铺子去,等俞婆婆来了,给俞婆婆做一道家乡菜。
何春秀和云三郎是一大早赶着自家的驴车先去镇上的,考虑到王彩莲他们要带着几个孩子,就把牛车留给了他们。
一行人坐着牛车晃晃悠悠到了镇上,先在何春秀他们的云记早食铺落脚。
几个孩子在铺子里等俞婆婆,王彩莲和云大郎就去镇上逛街置办东西了。
结果,四个孩子一直等到晌午该去接大哥了,也没见俞婆婆来。
宝丫不知为何有点担心,颠颠儿的跑进去问何春秀:“娘,俞婆婆这几日有来咱们铺子吃早食么?”
“哪个俞婆婆?”何春秀名字跟人还有点对不上号。
“就是那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身子,走路慢悠悠,拄着拐杖的老婆婆!”
何春秀仔细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没见过。自打那天你们收了她送的手帕之后,我就没再见过她来咱家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