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青想着,现在大军马上就要扩充到两万了,这以后的开销可是太大了,得赶紧想个办法,不能坐吃山空啊,光他康王府的俸禄还有卖盐挣的钱,短期还好,还能供养的起,可是长远来看,是怎么也养不起这些人的。
他在漠南大营住所里,愁眉不展不停地来回走着,可是走来走去,就是想不到好办法。不是没有办法,可是有些办法,他不忍心去做啊,比如增加百姓的田税,户税,以及增加一些其他的税收,他想着,一旦这样做了,就彻底失去民心了,老百姓们已经够苦的了。他不能再这样做了。于是就这样,到了傍晚依然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于是饭也没吃倒头就睡了。第二天醒来,他没有立马起床,而是躺在床上,依然还在想着办法……
突然他透过床头的窗户,看到清晨的阳光照在一摞摞书上,仿佛大梦初醒一般,立马起床,连鞋子都没有穿,三两步,跑到那一摞摞书前,看着一摞摞书,李玉青茅塞顿开,有了,然后笑起来,有办法了。我有办法了!
于是他立马坐在书桌前,拿起笔来,在纸上迅速的写着,写完以后他又仔细看了几遍,觉得不是很满意,又找来纸张埋头奋笔疾书,就这样,写了好几遍,他才满意的放下笔。仔细看着纸上的内容,发现没有一点遗漏,才小心翼翼的把纸张收起来放好。他决定卖书挣钱!
现在这个社会,一本书都抵得上一石粮食的价格了,所以穷苦人家是没有能力让孩子去读书的,普通人家里七八口人都养不起一个读书人。就是一般的地主家庭,也是择优培养家里的子侄去读书,那些没有天赋的,上学不努力的,老早的就结束了读书的进程,然后回家务农,或者帮着家里打点家族生意。至于女孩子,更不要说去读书的事情,只有大户家的小姐,才能能力接触到书本知识,所以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是很金贵的。朝廷也非常重视读书人,因为人才太少了啊。任何时候都是物以稀为贵嘛。
李玉青内心下了决定之后,就带着侍卫离开了漠南大营,往王府而去。他想着到王府,去实施他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一旦成功,不仅可以挣大把的银子,更重要的是对天下苍生也是一种福报。
来到王府之后,他立刻找来仆人,去各个书社,印刷局,仔细打探消息,并在各个书社,印刷局买一些书啊,典籍啊,看看质量怎么样,字体是否清晰。
就这样过了几日,各种消息都打探清楚了,李玉青仔细算了,如果他的计划成功了,足足有十倍甚至更高的利润,等他的书社,印刷局建成了,还可以大量生产,这他娘的活脱脱的就是一个个印钞厂啊!
管家回来之后,立刻向王爷汇报了一下招募士兵的进程“王爷,告示已经贴出去了,正在陆续招募士兵。”
“你回来的正是时候,王府东边院子里还有多少空房间?新建的房子建的怎么样了?”李玉青问道。
“禀王爷,王府东边有七八间空着的房子,只修建好了一个院子,其他的房子还在建着,不过也快了,再有一个月左右就建的差不多了。”管家回答道。
“走,带我去看看”李玉青说着就往外走去,管家赶紧跟着王爷一起来到了王府东边的院子。看着东边院子忙碌的情景,李玉青心情大好,时不时的和他们打着招呼。
不一会儿来到了一处院子前,这是刚修好的一处院子,里里外外一共六七间房子,后面还有个小花园。院子中间有一大片空地。李玉青走进去,巡视了一圈满意的说道“小是小了点,不过可以先用着。”
然后吩咐管家说道,赶紧把院子彻底打扫出来,院子后面的那一排房子,赶紧修建,越快越好。
转了一圈以后李玉青他们就回去了,到了大厅之后,屏退左右的仆人,只留下管家一人。李玉青说道“李管家,在我小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封地,你就是我王府的管家,这一路走来好多年了,不容易啊!”
管家纳闷地说道“王爷,小人自打进了宫,就一直服侍王爷,不敢有二心啊。”管家以为李玉青怀疑他,对他不满,赶紧说道。
“唉呀,管家,你想哪里去了,本王想到一个暴富的主意,这才让丫鬟等人退下,告知于你,希望你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一定要保密,最少要保密一年的时间。”
王爷请说:“别说一年了,王爷不让说,我就是烂在肚子里,也不会说的。”管家说到。
“是这样的,你先看看这个。”说着把怀里写的东西拿给了管家。
管家接过之后仔细看了起来,越看越震惊,眼睛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