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决定下一步干什么。
然后陈康娓娓道来……
通过陈康的介绍,知道这里叫淡马锡,主要靠海上贸易生活,还有补鱼。这里的国王,比较开明,能够接受东西方文化。所以各国商人往来不绝。但是要收取百分之八的贸易税……
随后李玉青问道:“我这里有一批茶叶,瓷器,纸张等,在这里好卖吗?”
陈康说道:“什么叫好卖吗?简直太好卖了,估计都要抢着要买。”
“那太好了,明天看能找几个大买家不,我把货物出手了。”
然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中午又一起吃个饭。然后告诉他,他现在在船上住着,有事了可以去船上找他。然后作揖告别。
这天天刚亮,陈康就找到李玉青说道:“有波斯几个商人想看看瓷器和茶叶,还有纸张……”
随后李玉青带着几个波斯人看了一下货物,那几个波斯人看到李玉青带来的瓷器后,眼冒金光,不停地竖着大拇指。
陈康在后面解释着……
最后波斯商人很是喜欢这批货物,拿起瓷器爱不释手。不停地看着……然后又摸着薄薄的纸张,又闻闻沁人心脾的茶叶……
最后看了一下李玉青的货物数量,然后惊呼道,这可是要花好多钱啊。
最后经过几个波斯商人的商量,决定先把瓷器买下来,然后他们就和李玉青商量着价格。最后这批瓷器以50万两银子成交。
随后波斯商人找来工人,一箱一箱的把瓷器搬到自己的船上……
李玉青早就知道瓷器深受西方各国的喜爱,但是没想到能喜欢到这个程度。他这一船多的瓷器就卖了50万两,太刺激了……
等收了钱,李玉青拿出1000两给了陈康,说这是他应得的。然后还让他接着寻找其他的买家。
而李玉青告诉陈康,让他问问哪里有卖螺子黛的。他想买一批回去。李玉青可是知道,光是京城,螺子黛都已经卖到了天价,可依然供不应求。它类似于今天的眉笔,当时上流社会的女子多用螺子黛画眉。都以用螺子黛为荣。
接下来的几天,陈康带着李玉青他们一边卖,一边买,没几天东西就卖出去了不少。李玉青特意留下了一部分。他想着还有其他的用途,就没有全部卖完。
看东西卖的差不多了,李玉青又在这边买了五六艘船,这里的船比大周便宜多了,主要是这里树木繁多,而且生长的很快。再加上东西方海上贸易盛行。所以造船业发达。造出来的船结实耐用。而且价格便宜。
临走之前,李玉青李雪带着仅剩的幽州特产,来到陈康家,和陈康母亲说说话,聊一聊幽州的变化,把老太太逗的开心的不得了……
随后李玉青找来陈康说道“我想着在这里开几家店铺,让你们兄弟来负责和他们打交道,货物我来提供,人员我来提供,你看可以吗?就相当于你们是掌柜,然后每个月200两银子,收入多了还有奖励,你看怎么样?”
陈康一听一个月200两,不敢相信是真的,看李玉青说的坚定。最后同意了下来。李玉青还让陈康帮忙买一些地,远点也无所谓,靠着山最好了,最好能把整个山头都买下来,可以修建一个大园林,一定要是一大块的。太小了没有什么用。一定要合法的。需要多少银子,到时候直接在柜台上支取就行了,然后做好记录。然后再买几处大点的宅子。想着以后再来了,就不用住到船上了。
李玉青没有告诉他明确的目的,宅子确实是用来住的,而靠着山的那些地,他准备在那里训练一些士兵,这里的山虽然不是很高大,但是好在郁郁葱葱,树木繁多,草木茂盛。隐蔽性很好。让士兵在这里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安排好以后,李玉青李雪他们就准备返航了,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李玉青还想着去买一些香料,珍贵树木回去呢,这中间还得耽误一段时间。所以他没有在此地过多的停留。
他们并没有原路返航,而是调头之后,船队又向南走了一段距离,然后在向东行驶……
走了天,就看见一个小岛挨着一个小岛,简直就是万岛之国。随后又向前走了两天,来到一个大的岛屿,李玉青他们准备靠岸了。
这里天气闷热,每天都要下几场雨,有时候一边出着太阳,一边下着雨,让李玉青他们很不适应。但是也没有办法,整个大环境就是这样。他们慢慢适应吧。在陈康介绍的翻译的之路下,李玉青来到了当地最大的贸易港口。
李玉青他们在码头上靠岸之后,带着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