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百姓。每年定期向皇上进贡一些东西,也就完事了。
虽然倭寇国的皇上也想打破这种局面,也努力过几次,都是无疾而终。历代倭寇国皇帝都想彻底统一倭寇国,但是没有成功的。地方上的这些王国势力太大了,他们盘根错节,互相钩连。每次统一阻力都很大,有的皇帝还被一些王国派出的人的给暗杀了。所以慢慢的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这些王国在和倭寇国皇帝对抗的时候,那是团结一致。可是一旦事情过去了,就又开始相互诋毁,明争暗斗。所以现在西海岛失守了,对于倭寇国皇帝来说是个巨大的耻辱,他很想收回西海岛,把李玉青赶出去。但是倭寇国皇帝毕竟资源有限,最终还得依靠这些大大小小的王国。
这些王国一开始也派兵攻打西海岛,过来打李玉青。他们可不是想着收复西海岛,他们是来抢地盘来了。可是攻打了几次,别说地盘了,毛都没有,还损失了不少兵力。渐渐的他们就开始消极起来了。最后不了了之了。
他们可不想做赔本的生意。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好嘛,所以后来即使倭寇国皇帝三番五次的下令,要进攻西海岛,赶走李玉青,可是各个王国不是这个理由就是那个借口,就是不出兵。气的倭寇国皇帝也没有办法。只能任由西海岛被占领了。
想通了这些以后,李玉青觉得倭寇国的各个王国可以利用一下,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儿。给他们来个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虽然是后话,但是李玉青也在积极准备着,他这个基本策略定下来。让阮小二他们去执行。
摆在李玉青面前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西海岛虽然占领了。可是没有多少人了。没有人,可怎么办。还怎么发展。所以他的解决这个问题。历朝历代,人口数量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基本指标。尤其是生产力低下的时候,更是如此。
李玉青仔细看着西海岛地图,这个岛不是很大,四面环海,而且山地较多,但都是一些小山坡,只有中部,从南到北有一座连绵不绝的大山。气候比较湿润。李玉青想着想着。
最后他决定,在西海岛的小山坡上大量种植茶树,山下的平原地带种植稻子。等稳定以后,大量引进外国人,发展海上贸易。
决定了大概的方向以后,李玉青让阮小二从南洋,西贡等地,买来一批人,然后再通过海上贸易吸引一些人过来。
说干就干,李玉青让阮小二负责买人事宜。他自己则是带着索尼康和两千士兵来到了西海岛的最西部。
西海岛的最西部有个巨大的港湾,连绵几十里。李玉青决定在这里建设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无论哪里的商品在这里都可以自由的买卖。
李玉青让索尼康把关在牢里的犯人,然后又去西海岛乡下强行抓来了很多壮丁。就这样组成了一万多人的劳工队伍,每天不停地建设着这个港湾。最多的时候劳工队伍能够达到三万人。
人多力量大,而且还是免费的劳动力。不到半个月,这个港湾已经成型了。其实本来这里就有码头,船坞等,只是李玉青觉得太小了,就改造一番。
阮小二也从南洋买了5000名百姓回来。有男有女,他们大多穷苦出生,有的是为了躲避仇家,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还有的就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不管怎么样,来了就行。来了就可以建设西海岛了。
李玉青简单的把他们分配了一下,然后就让他们干活去了。
随后李玉青把阮小二叫到自己的房间里,然后说道:“阮将军坐吧,我们好好聊聊。”
李玉青说道:“阮将军,你是知道的,我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所以这里还得你来挑大梁了。”
不等阮小二说话,李玉青接着说道:“你不要推辞,从今往后,你就是西海岛的州牧了。独揽军政大权,你可不要辜负本王对你的期望呀!”
阮小二赶紧说道:“王爷,小人学识才浅,怕不能胜任,还望王爷慎重考虑。”
李玉青说道:“我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只有你最合适。西海岛是个海岛,主要依靠水师,你就是水师出生的,这军事你是没有问题的,接下来,战船有了,现在大概有500艘了吧,赶紧把水师力量扩大起来,初步计划水师官兵定员3万人。这个你要抓紧时间。”
“是,王爷”阮小二赶紧回答道。
“另外就是治理西海岛了,你好好利用一下索尼康,他这方面还是有才能的,但是只能利用几年,等你培养出了得力助手,就立刻把他换掉,实在不行就杀了,他这个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