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手艺学科等,循序渐进吧。并且他在这周围预留了大量的土地。想着以后需要了在这里进行扩建,把这里建成一个学堂区。
而且李玉青还在思考一个问题,随着幽州城商人越来越多,他也在思考着如何促进商业的发展,同时也要规范商人的行为,进一步促进幽州等地的发展。
这天管家过来汇报说道:“王爷,现在幽州越来越好了,你看王府现在也有钱了,现在是不是可以把王府彻底修葺翻新一下了。”
李玉青思考了一会儿说道:“王府的房子先不用修建了,把周围的围墙翻新修建一下就行了现在虽然有钱了,但是这些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不能随意浪费,修建王府的事情等以后再说吧。”
管家努了努嘴,想说点什么,最后还是咽下去了,没有说出口。他真是想不明白,现在幽州城好多商人啊,地主啊,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了,都在大兴土木,现在弄的王府显得很是落魄。以前吧,没有银子,幽州百姓也比较辛苦,贫穷,现在已经彻底改变了,王爷还是不愿意。真搞不懂王爷是怎么想的。唉,没办法那就只能这样了。
与此同时,李玉青还找来一些专业的人士,让他们去幽州城东面的海边,仔细考察一下,看看哪里适合建设一个新的大的港口,不行就在原来的基础上,把以前的港口码头,彻底扩建一番,在那里建设一个新的港湾,方便海上货物的运输,而且这里离幽州也比较近,以后可以省下很多人力物力。同时一旦这边找到适合建设码头的地方,李玉青就立马修建一条新的大路,从幽州城直达码头,而且是高规格的修建。彻底打通幽州府通向海外的道路。
没过多久,那边就送来书信说:经过一番考察勘察之后,在原来的码头上,完全可以建设一个新的大的港口,而且这里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都很好。周围也都是大片闲置的土地,只有码头附近有不少人家居住,生活。
收到书信之后,李玉青回复到,就在那里新建码头吧,同时派出一批人员去番禺港进行考察,新建的幽州港,最好要像番禺港那样。最后成为大周北方第一大港,甚至是大周第一大港。
随后新的码头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建设了,虽然是在原来的码头上进行修建,但是由于扩建的比较大,银子像流水一样,花花的流向码头。一时间李玉青也是很心疼。好在现在花钱他还能承受的起。而且南洋那里还在不断的往幽州运粮食,物资,银子等。只要坚持这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好很多了。
由于钱需要的太多了,而且又不能够加税,李玉青一方面通知加快对南洋的贸易沟通,并且通知西海岛,加大对南洋的贸易往来,赚取大量的银子,同时要从南洋运来大量的原木材。
但是这还不够,李玉青知道,一旦银子用完,而自己推行的这些工程没有全年完成,将来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一派大好的景象将会付之东流。所以,对于修路,修水库等,李玉青通知下去,赶紧把路和水库,以及农田水利修好。修好之后,暂时先不要再开工新的建设。他想让自己缓缓,同时天气也越来越冷了,也不利于这些基础设施的修建。
这天李玉青在王府中大摆筵席,请了几十个重要的商人,一起来商量一些事情。现在虽然商业活动比较频繁,但是在这个时代,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这些收到请帖的商人一个个诚惶诚恐,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情,各个都紧张不已,有的更是在赴宴前,就让家里准备好了后事。
李玉青看着眼前几桌商人各个正襟危坐,然后说道:“大家不要紧张,都放松一下,我首先说明一下,只要你没有违法,不肯蒙拐骗,做到童叟无欺。不会有事的,今天让大家来,就是一起吃吃饭,你们也为了幽州等地的发展,做出来贡献的,本王看在心里呢!”
众人听了之后,有的放松起来,有的眼神飘忽不定。然后又齐声说道:“是的,王爷,我等定将谨记王爷教诲。”
随后李玉青说道:“来来来,大家一起吃,本王也和你们好好亲热一番。”
就这样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知道,这个时候该说正事儿了。随后李玉青说道:“今天请各位过来呢,一是让大家都认识一番,另外呢,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们幽州等地未来商业的发展。”
众人赶紧洗耳恭听,生怕错过什么。李玉青接着说道:“我和其他人对商业的看法不太一样,想必大家也都多少有一些了解的。这点对吧。”然后李玉青又接着说道:“只要你们按着大周的律法交税,我呢愿意为你们提供各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