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突厥人开始渡河,左右路两路大军也开始不断的向着梁塬而来,不断的缩小包围圈,而梁塬下面的士兵也没有闲着,趁着这个机会不断的爬上梁塬。至于隐藏的地道里的士兵,那就更不要说了,一个个像雨后的春笋一般,一个个的都出来了,随后到达自己的指定位置,做着紧张的准备。
等到突厥军队刚渡河结束,趁着突厥军队立足未稳之际,孙连城准时发出信号弹。骑兵队,进攻!”随着骑兵将领的一声令下,官兵们驾驭战马全线出击。阳光下,战刀挥舞,马蹄生风,鬃毛飞扬,锃亮的战刀折射出一道道寒光,骑手的杀喊声、疾驰的马蹄声响彻大地,让人血脉偾张……那磅礴的气势,仿佛再一次提醒人们:这是中国的土地,不是你们这些突厥人能够染指的。左右路两路大军的骑兵迅速冲击着突厥人的队形,宽展的平地上,庞大的骑兵队仿佛黑潮漫堤般一层层奔腾而出,波浪骇人、铺天盖地踏裂、震碎了平地。随着骑兵一次又一次的来回冲击,整个突厥军队顿时乱做一片,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更有许多士兵惨死在马蹄,战刀之下。随着骑兵不断的冲击,整个突厥军队死伤惨重,突厥将领冷静下来之后,赶紧命令突厥军队迅速向着梁塬攻击,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上了梁塬,才摆脱被骑兵追杀的噩梦。所以剩余的士兵开始人流涌动的向着梁塬而来。而塬上的孙连城早有准备,开始不停地往塬下扔着滚木,石头,火把。然后一排排弓箭手,不停地向着塬下射击。随后左右两路的步兵也开始在外围不停地砍杀着想要逃出战场的士兵。眼看包围圈已经形成,孙连城立即下令,后备部队全部压上去,随着后备部队的压上去,整个战场成了单方面的屠杀,不到两个时辰,整整五六万突厥人就死伤殆尽了。仅仅有数十人跳到河里,侥幸逃脱,而且渡河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人直接就被湍流不息河水冲走了……
经过一天的厮杀,战斗终于结束了,孙连城命令部队赶紧打扫战场,然后就地安营扎寨,好好休息一晚。经过统计这次战斗基本上全歼了突厥人,只有少数人跳河逃走了,剩下的全部都战死了。而孙连城这边也有不小的损失,战死五千余人,受伤七八千人,马匹损失上千匹。等整个战场打扫完成之后。孙连城就在塬上安营扎寨,好好的休整一下。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孙连城一边救治伤兵,一边处理突厥将士的尸体,趁着让将士们好好的休整一下。等休息了三天以后,他就命令部队,开始启程,向着太原城而去。
高正帅这边也收到了孙连城的消息,现在北面的敌人已经彻底消灭干净了,可以全力以赴的进攻太原城了,随即就下达了准备攻击太原城的命令。太阳初升,大雾尚未消散,沉寂数日的幽州府军队出动了。随后南路大军首先发起了对太原城的攻击。随后一天东路大军也加入了攻击太原城的步伐。最后孙连城带领着北路大军也加入了攻击太原城的行列中来。整个太原城都受到了猛烈的攻击。
首先是南路大军,中央步军三万,两翼骑兵各是一万万,总共五万红色衣服大军,便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
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突厥军营垒的大军随之出动,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阵势仿佛与幽州军大体相同。这是两支实力堪堪抗衡却是风格迥异的大军:且不说幽州府军持阔身长剑,突厥大军则弯月战刀,两翼骑兵更是不同。骤然之间,突厥军鼓声号角大作,纛旗在风中猎猎招展。突厥军两翼骑兵率先出动,中军兵士则跨着整齐步伐,山岳城墙般向前推进,每跨三步大喊“杀”,竟是从容不迫地隆隆进逼。与此同时,群均凄厉的牛角号声震山谷,两翼骑兵呼啸迎击,重甲步兵亦是无可阻挡地傲慢阔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卷而来。终于两大军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长剑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这是两支战斗力最为强大的铁军,都曾拥有常胜不败的煌煌战绩,都是有着慷慨赴死的猛士胆识。铁汉碰击,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低沉的嚎叫,弥漫的烟尘,整个山原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
太原城外,熊烈战火升起的浓烟,滚滚着弥漫了整座城池。那风中猎猎招展的大纛旗,已然残破褴褛,似乎顷刻间就会坠落。远处田野里更是死尸伏地,血流不止,却无人向前清理,浓浓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空气中,刺鼻难闻。战争,却依然持续。嘹亮的嘶喊惨叫,动人心弦。太原城内的突厥军兵士健硕的身影,如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