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摊开手绘的盐场地图,借着昏黄的油灯,指尖沿着边界缓缓划过。
“如果要扩大产量,至少需要向西拓展五十亩。” 他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郭婉伏在桌案旁,纤细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点动,眉头微蹙,像是在思考什么。
清晨的盐场,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味道,伴随着海鸟清脆的鸣叫。
工人们精神抖擞地忙碌着,新式制盐法的效率让他们轻松不少,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
杨启巡视着盐场,心中盘算着扩张计划。
他仿佛看到一片更加广阔的盐田,一座座崭新的工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洁白的盐粒,造福大宋百姓。
“婉儿,你看这片区域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用来建造新的蒸发池再合适不过了。”杨启指着地图上的一块空地,兴奋地说道。
郭婉点点头,秀气的眉毛舒展开来,“的确不错,只是……”她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杨启疑惑地看向她。
“这片地似乎属于张盐商。”郭婉的声音低了下来。
杨启心头一沉,张盐商是当地最大的盐商,一直对杨启的新制盐法持抵制态度。
他深知,这张盐商怕是不会轻易让他如愿。
与此同时,在镇上的一家茶楼里,张盐商正与几个同行密谋着什么。
他肥胖的脸上堆满了阴险的笑容,手里转动着两颗核桃,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哼,想扩张盐场?没那么容易!”他抿了一口茶,“我已经派人去散播谣言,说他的新法会破坏风水,污染水源。” 周围的盐商纷纷附和,茶楼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回到盐场的杨启,发现原本热情高涨的工人们情绪低落,甚至有人开始窃窃私语。
一股莫名的焦虑在他心中蔓延开来。
他眉头紧锁,快步走到刘盐工头目面前。
“老刘,发生什么事了?”
刘盐工头目搓着满是老茧的手,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忧虑。
他往前挪了一小步,又犹豫地退了半步,最后才鼓起勇气,嗫嚅道:“杨公子,小的们……小的们听说您要扩大盐场?” 他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眼神闪烁,不敢直视杨启。
一股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来,周围的盐工们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竖起耳朵听着。
空气中咸湿的海风仿佛也凝滞了,只有远处海鸟的鸣叫声显得格外清晰。
杨启察觉到老刘的不安,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老刘,别担心,我只是有个初步的想法,还没最终确定。”
他注意到老刘的手在微微颤抖,手心的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袖。
杨启的声音仿佛一股暖流,驱散了老刘心中的一丝寒意。
“杨公子,小的们……小的们不是怕辛苦,”老刘吞了口唾沫,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心中的顾虑,“只是这盐场要是扩大了,活计肯定更多,小的们怕……怕到时候忙不过来。”
他低着头,不敢看杨启的眼睛,生怕看到一丝责备。
周围的盐工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老刘的说法。
咸腥的海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吹散了空气中紧张的气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安的沉默。
杨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环视了一圈周围的盐工们,目光中充满了理解和尊重。
他深知这些盐工们都是勤劳朴实的百姓,他们只是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新的工作。
“这样吧,”杨启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今天晚上,我们大家一起开个会,好好商量一下扩张盐场的事情。”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盐工们都愣住了,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杨启会如此重视他们的意见,竟然要和他们一起商讨。
郭婉站在一旁,看着杨启沉稳的举止和充满自信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欣慰和钦佩。
她轻轻地走到杨启身边,温柔地握住了他的手。
“杨公子,您这是……” 老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原本以为杨启会直接下令,没想到竟然要和他们商量。
“老刘,你们都是盐场的功臣,你们的意见对我很重要。” 杨启语气真诚,目光坚定。
“今晚,我们一起好好聊聊。” 他说着,看向了远处渐渐西沉的夕阳,夜幕降临,盐场中央燃起了熊熊篝火,将周围映照得一片通明。
盐工们围坐在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