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多铎的不满
皇太极冷哼一声:“吴三桂,你这是自寻死路。”
就在此时,吴三桂突然出现在山海关城头,大声怒斥道:“皇太极,你这小人,竟敢领军来犯,我吴三桂今日便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英雄!”
皇太极闻言,脸色微变,但随即恢复平静:“吴将军,你这是何苦呢?只要你真的归顺我大清,朕愿封你为王,如何?”
吴三桂冷笑一声:“封王?你自己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你凭什么封我吴三桂为王?”
山海关内外,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皇太极的铁骑与吴三桂的军队对峙,双方都在等待一个契机。
范文程心中明白,这场较量不仅仅是关隘的争夺,更是心机与智谋的较量。他开始暗中布置,准备给吴三桂一个致命的打击。
而吴三桂也在暗中策划,他知道只有彻底击败范文程,才能保住山海关,只有山海关无恙,也才能保住自己在新朝的地位。
双方都在暗流涌动中,寻找着对方的破绽。而山海关,这座古老的关隘,似乎也在等待着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
京城的冬日,今年寒风凛冽,但比这寒风更让人心寒的是皇太极带兵围住山海关的消息。
这消息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刺张九真的心头。他,大昌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铁青,眼中闪烁着怒火。
“岂有此理!”张九真猛地一拍龙案,震得案上的奏折哗啦作响。“皇太极这厮,竟敢犯我山海关,真当我大昌无人吗?”
李自康、卢象升、胡一刀,刘广旭,孙传庭,马三科等人站在殿下,面色凝重。李自康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等愿领兵出征,誓死守卫山海关。”
张九真站起身,目光如炬,“不,朕要亲自出征。皇太极欺人太甚,朕要让他知道,大昌的皇帝不是好惹的。”
卢象升皱眉,道:“陛下,此举太过危险,您是万金之躯,岂能轻易涉险?”
张九真摆手,道:“朕意已决,不必多言。李自康,卢象升,胡一刀,你们三人随朕出征。黄昌,你坐镇京城,务必稳住京城局面。”
黄昌躬身领命,“臣遵旨。”
文臣刘广旭上前,急切道:“陛下,您亲自出征,这太危险了,万一有所不测,大昌江山何人可继?”
张九真冷笑一声,笑骂道:“刘广旭啊刘广旭,你这是在诅咒朕吗?朕告诉你,朕不会有事,大昌江山也不会有事。皇太极,朕要亲手将他赶出山海关。”
刘广旭无奈,只得退下。张九真环视四周,沉声道:“传令下去,十万大军,即刻集结,三日后出征。”
三日后,京城外,十万大军整齐列队,旌旗猎猎,战鼓隆隆。张九真身披战甲,骑在马上,目光坚定。他回头望了一眼京城,心中暗道:“朕定会凯旋归来。”
大军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一路上,张九真与李自康、卢象升、胡一刀商议对策,誓要将皇太极一举击溃。
然而就在大军即将抵达山海关之时,前方探子来报,皇太极已布下重重埋伏,只待大昌军队自投罗网。
张九真闻言,眉头紧锁,道:“皇太极果然狡猾,但朕也不是吃素的。传令下去,大军暂停前进,待朕与诸将商议对策。”
夜幕降临,大军驻扎在一片开阔地。张九真召集李自康、卢象升、胡一刀等人,围坐在篝火旁,商讨对策。
李自康道:“陛下,皇太极既然布下埋伏,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引他出来,然后一举歼灭。”
卢象升点头,“李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可以派出一支精兵,佯装中计,引出皇太极的主力,然后大军从侧翼包抄,将其一网打尽。”
胡一刀握紧刀柄,“陛下,臣愿领兵前往,誓死完成任务。”
张九真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好,就依你们所言。胡一刀,你带五千精兵,前去诱敌。李自康,卢象升,你们各领一支大军,待胡一刀引出敌军后,从两侧包抄。朕坐镇中军,与皇太极决一死战。”
众人领命,各自准备。夜色中,胡一刀带领五千精兵,悄无声息地向山海关进发。
,,,
皇太极坐在帐中,眉头紧锁,手中的羊皮地图已被他揉得皱巴巴的。帐外,风声鹤唳,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他知道,张九真带领的十万大军如同猛虎下山,直扑山海关而来。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心神不宁。
“陛下,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