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历史会记住张九真
经过一番努力,蝗虫终于被驱散。百姓们欢呼雀跃,他们知道,皇帝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之光。
“陛下,您真是我们的救星!”老者激动地说道。
张九真却是回道:“让你们受苦了,朕心中有愧啊。”
,,,
张九真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他的面前,是一幅幅描绘着灾区惨状的画卷,蝗虫如黑云压城,所到之处,庄稼尽毁,百姓流离失所。他的心中,早已燃起了一股不可遏制的怒火。
“陛下,蝗灾肆虐,百姓苦不堪言,我们该如何是好?”刘广旭颤巍巍地问道。
张九真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道:“蝗虫,乃是天降之灾,但朕不信天命,只信人定胜天。朕有一计,可解此灾。”
群臣闻言,纷纷抬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蝗虫,虽为祸害,但其肉却有奇效。”张九真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据古籍记载,蝗虫有提振男人雄风之效,多吃蝗虫,不但男人雄风不倒,还能多生儿女。”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不敢置信,面面相觑。
“陛下,此言当真?”一位年轻官员忍不住问道。
“朕岂会妄言?”张九真冷笑一声,“传朕旨意,命各地官员组织百姓,抓捕蝗虫,研制各种烹饪手法,将蝗虫变废为宝。”
群臣闻言,虽心中仍有疑虑,但见皇帝态度坚决,只得齐声应诺。
消息传至民间,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信以为真,有人半信半疑,但无论如何,蝗虫的抓捕行动迅速展开。
在一片荒芜的田野上,一群百姓手持竹竿,挥舞着网兜,追逐着漫天飞舞的蝗虫。他们脸上带着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快,快,别让它们跑了!”一个中年汉子大声喊道,手中的竹竿挥舞得更加卖力。
“这蝗虫,真能提振雄风?”一个年轻小伙子疑惑地问道。
“皇帝说的,还能有假?”中年汉子瞪了他一眼,“你没听说吗,多吃蝗虫,还能多生儿女呢!”
小伙子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但手中的动作却更加迅速。
随着时间的推移,蝗虫的数量逐渐减少,百姓们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他们将捕获的蝗虫带回家中,开始研制各种烹饪手法。
在一家简陋的厨房里,一位老妇人正忙碌着。她将蝗虫洗净,放入锅中,加入各种调料,翻炒起来。不一会儿,一股诱人的香气便弥漫开来。
“娘,这蝗虫真的好吃吗?”一个少女好奇地问道。
“试试就知道了。”老妇人笑着将一盘炒蝗虫端到少女面前。
少女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只蝗虫,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片刻后,她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娘,这蝗虫真的好吃!”少女兴奋地说道。
老妇人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张九真的可以宣传下,吃蝗虫成为了潮流,蝗虫的价值被直线拉升,开始一天比一天价格高,许多人甚至烦恼抓不到蝗虫,少赚了钱。
就这样,蝗灾很快就被消灭了,老百姓又是过上了安乐的日子。
,,,
大昌王朝的晨曦,如同张九真那颗炽热的心,温暖而明亮。他站在新修的石桥上,望着桥下潺潺流水,心中满是豪情。
“陛下,这桥修得真是坚固,百姓们都说这是您的心血啊。”身边的大臣卢象升恭敬地说道。
张九真微微一笑,“这桥不仅是我的心血,更是百姓们的希望。我们要让每一条路,每一座桥,都成为连接民心的纽带。”
“陛下英明。”卢象升应道。
春去秋来,大昌王朝在张九真的治理下,日渐繁荣。这一天,张九真站在三步学院门前,望着那些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孩子们,心中无比欣慰。
“陛下,这学院建得真是气派,孩子们有了读书的地方,将来必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孙传庭赞叹道。
张九真点点头,“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读书,有梦想,有希望。”
大昌王朝各地的养老院里,老人们安享晚年。张九真时常亲自来看望他们,与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陛下,您对我们这些老人真是太好了,我们这辈子都没想过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