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世家少说也有几十个,个个祖上都可以追溯到三国乃至更早之前。
当时唐朝最出名的世家是谁呢?
是“五姓七望”,五个姓氏,七个郡望,分别为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一说,可谓是大唐顶流。
五姓世族与其他世族、庶族地主有极深的鸿沟,他们傲慢地进行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
这个“五姓七望”有多厉害呢?
第一,人人都想娶“五姓女”,从唐开国到结束,五姓出身的女子一直广受名人追捧。
唐朝有个宰相,叫薛元超。
薛元超出身“关中四姓”之一,也属于世家大族,并且薛元超本人位极宰相,享尽荣华富贵。
他的生平三大憾事其中之一就是:“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
而除了这个宰相,晚唐时唐文宗想让宰相郑覃把他的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愿孙女嫁给当时为九品官的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某,也不肯与皇太子联姻。
为此文宗无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甚至“五姓”士族门阀贵族自视高贵,拒李唐公主下嫁故事曾不只一次在唐朝上演。】
唐朝,世家大族中。
“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有些按耐不住喜形于色的小辈已经朗声重复起神迹说的话。
而其余稳重一些的则是惊异不可置信道:“神女也知我崔氏?”
清河崔氏中,如今的崔家家主冷哼一声:“陇西李氏凭何位列第一?”
他旁边的人开口道:“还不是前朝太宗所修《氏族志》把陇西李氏排位第一。”
“但是我们名望如何,旁人心中自有计较,如今神迹公示,我族名望必定更盛!”
崔家家主也也转怒为喜:“我崔家当为第一列!”
唐朝文人中。
有人羡慕道:“不愧是“五姓七望”!”
旁边亦有人奢望道:“若能娶得五姓女,也不虚此生! ”
“人家连皇家都可拒,哪里看的上我们?”有人在旁边说风凉话。
刚刚还满怀希望的年轻文人则是叹道:“是啊…人家都要看门第的,若不能门当户对,人家宁愿不嫁女,我们如何高攀得起呢?”
唐朝。
李世民面色黑沉,这些门阀士族实在是太不知好歹了!
难道我李唐皇室出身的公主王子都配不上他们吗!?
居然整个唐朝都未摆脱这些门阀世族!
李世民冷哼一声:“这些世家实在让人厌恶!看来神女也为之不喜!”
明明神迹根本没表现出任何偏好,但是李世民就是因为个人喜好给神迹强加名号。
而他台下的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程咬金一众人等皆是沉默不语,毕竟他们或妻子、或儿媳都出自“五姓”。
圣上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们吃到的感觉,这葡萄还是挺甜的的。
【即便是五姓七望的旁支别系中的女儿,那也是香饽饽。
唐高宗时的冀州长史吉哲也看上了五姓女,不过他不是为自己看上了,而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娶个旁支别系的五姓女。
吉哲目标是南宫县丞崔敬,崔敬虽然姓崔,但并非出自五姓七望的直系,而只是关系很远的旁支,但这足以让很多小家族趋之若鹜了。
吉哲先是跑到崔敬家好商好量的为儿子求亲,不过崔敬看不上吉家,自然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到吉家。
吉哲看软的不行,直接来硬的,他抓住了崔敬的把柄,以婚姻要挟。
到了结婚的那一天,眼看着花轿到了崔家门口,崔敬的妻子和女儿才知道有这么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崔妻哭着说:“我家门户低,不曾有吉郎。”
明明就是崔家看不上吉家的家世,觉得吉家门户低,但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这样推脱了。
不过既然吉家的花轿已经到了,岂有空着回去的道理?
就在崔妻和大女儿的哭泣声中,小女儿朗声说道:“父有急难,杀身救解。设令为婢,尚不合辞;姓望之门,何足为耻。姊若不可,儿自当之。”遂登车而去。】
听懂这段故事的人皆是促狭的笑了:“我家门户低,不曾有吉郎。”
“我们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