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呢!”
旁边的人说道:“隔墙有耳啊。”
那一开始发牢骚的人愤愤不平:“如今,都在岳将军帐中,何来隔墙有耳?”
“若是有不愿意、不敢耳听我这些妄言者,走就是了,我还能拦住你们不成?”
“当今圣上一味低头呈贡,还不若我们杀进皇城,拥岳飞将军为帝!”
岳飞冷下脸色,“今日你在我这里发发牢骚也就罢了,若是你今天这番话传出去,你可曾想过你的妻儿,我们这里所有人都要为你的妄言赔命!”
那说话的小将本就是被岳飞提携,即使被岳飞叫停犹然有些愤愤不平:“岳将军,我只是为你,为我们大家不值!”
岳飞说道:“有神女为我们鸣不平,圣上一定可以看到,朝中臣子也必然知晓。”
“往后如何,谁又能说得准呢?”
【我们来看看北宋灭亡前发生的几件令人发指的事情,就知道这种灭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金兵怕谁谁就没有好结果,李刚宗泽就是明证。
在中兴四将之前,有两个有名的抗金英雄,一个是名相兼名将李纲,一个是名将宗泽。
要不怎么说宋代的文人是最无耻而且是没有之一的呢,因为宋代的大多数文人一生只干三件事:贪污腐化享乐、酸文假醋讨皇帝欢心、破坏抗敌大计排挤主战派——这也许就是现在很多文人要“回到宋朝当文人”的主要原因。
李纲和宗泽虽然有满腔报国热血,但是在一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文人排挤下,一直郁郁不得志。
靖康元年,金兵围攻汴京,李纲临危受命组织防御,他多次招募壮士缒城而下攻击金兵,打得完颜宗望手足无措,只好派人找宋钦宗赵恒议和——进攻者主动议和,也算战争史上的一朵奇葩。
就在议和期间,北宋勤王军队陆续赶到,兵力达到二十万,比金兵号称的六万(实际不足三万)强得多,但是主张割地赔款的文人比主战的人数多权力大,宰相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赞同割地赔款,并已经向完颜宗望送上了二十万两黄金、四百万两白银。
后又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及河北、河东。
史料记载中,当时极力主战的大臣仅有李纲一人,而他要面对的是宰相白时中、李邦彦,龙图阁大学士汪伯彦、尚书左丞耿南仲等几乎满朝权臣,所以毫不出人所料,汴京局势刚一好转,李刚马上被免职,还被扣上了“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帽子。】
岳飞上一秒尚可以心平气和的说往后。
下一刻他就震惊到:“宗老将军!”
“这些软骨头的大臣实在是可恨!”
宋初。
赵匡胤没有想到靖康之耻如此滑稽,并非打不过,而是整个朝中大臣无人敢打。
赵匡胤的血压极速上升,他打外族,因地形不利失败尚有可说。
金国都达到汴京了,还要割地赔款!?
赵匡胤无奈道:“宋朝的根子,坏了啊。”
“从澶渊之盟起,宋朝的根系就开始腐败了啊。”
宋仁宗时期。
范仲淹沉默的看着神女所说,然后叹息道:“如今陛下推行庆历新政,朝中反对者众多,可是若无破釜沉舟之心,宋朝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宋仁宗也说道:“整顿吏治、解决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刻不容缓啊。”
“范大人,你且放心去做,朕此回就独断专行一次,做一回暴君又何妨呢?”
欧阳修道:“反对者不知尔尔,陛下若能坚持,宋朝必然焕然一新。”
“如今神女已指出我朝问题,陛下必然要革除这些隐患。”
宋仁宗沉默良久道:“或许是朕这一脉,不适王位,若是朕想效仿三皇五帝选择贤能之人继任如何?”
殿内大臣没想到当今圣上居然有如此魄力,毕竟当今圣上一向以善于纳谏为优。
前面能说出“朕此回就当一次暴君,现下居然又有此想法。”
但是这回朝臣没有劝谏,毕竟宋朝往后的帝王,也是实在让人看不到希望。
更何况……这可是神女指出的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