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还有三少爷呢,听说他在书院里的表现也平平,夫子什么的不甚喜欢,老爷最近也是头疼的很,正巧老家来了消息要重修家庙,问老爷能不能派个得力人过去盯着呢,我瞧着三少爷就很不错,府里唯一的嫡子!主持这样的事情,功德无量啊!池家的祖先们一定保佑他茁壮长大!你说是不是啊,二姑娘?”
话落,池归莹的泪再也忍不住了。
母亲和弟弟,是她在家里唯一的亲人了,其他的她一个也指望不上,所以此刻真的是骑虎难下,不嫁也得嫁!
否则,母亲会因断药而死,弟弟也会被送回老家,那她更是孤立无援。
“我嫁,我嫁!”
池归莹咬着牙的应下了这门恶心人的亲事,她这一松口,这一院子的人个个都神色凄凉。
原本还指望着老爷和夫人能给她们做主呢,可现在夫人生死不明,老爷薄情寡义,二姑娘自身难保,她们更是漂泊无定的浮萍……
可她们的死活,谁又在乎呢?
反正赵姨娘是不在乎的,听到了池归莹的松口,也不枉费她今日跑这一趟,于是笑着说了一句。
“好好,我就把好消息说给老爷听,他知道了也会欣慰二姑娘的懂事的,对了,这些日子郭夫人还在养病,不好叫她坏你的运气,所以等成亲前去院子里叩拜就是,备嫁的这些天就别去了。”
池归莹胸口起伏着,一字一句的问道。
“天伦之情,父亲也要阻拦我吗?”
赵姨娘耸耸肩,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池归莹气急,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旁边的管家,可她见其不发一语就知道自己彻底没有靠山了,因此哀莫大于心死。
“知道了,我听父亲安排就是。”
挣扎无用,只能听之任之,为鱼肉了,还能蹦跶个什么劲儿呢?
“好好,二姑娘蕙质兰心,嫁去吕家后一定也能过上好日子的,妾就在家里日日烧香拜佛的祈祷着就是。”
呸,祈祷?
诅咒还差不多!
等赵姨娘笑着离开后,池归莹伏在桌上就哭出了声,身后的丫鬟问夏也跟着落泪,对于这个未来姑爷,她也恶心。
毕竟他对自己做那恶心事的时候,可是无数人都看见了,她还能撑到今日活着,完全是因为想要得个公道,可现在,哪来的什么公道?
跟着二姑娘嫁过去,她都知道自己一定是那不受重视的通房了,一想到这些,凄凉上了头,要跟着池归莹抹起了眼泪……
准备亲事繁琐又麻烦,可那是准备池归晚的亲事。
至于池归莹的,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细枝末节的无人会在意。
海伯侯府,景心园中。
搬过来已经有小半月的池归晚和何令颐正在喂鱼。
到底是侯府,这亭台楼阁的就是不一般,虽说这园子是几十年前海夫人还未出嫁的时候住的闺房,可一点都不显陈旧,反而充满了岁月的沉淀与厚重。
住在这里,何令颐很高兴。
因为时不时的就能听到一些外祖母故日的旧闻,她虽然没有机会承欢在这位外祖母的膝下,但她相信,若是外祖母还活着,一定会让她和母亲都过得好好的就是!
同样的,池归晚也在这个小院找到了归属感。
想象着这里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树都曾有阿娘的身影,她就觉得前所未有的心安。
“中秋节,令颐打算怎么过?”
“嗯,暂时没什么好点子,池大姐姐觉得呢?”
“我想着给舅舅舅母做点什么吧,他们帮了我那么多,一直都用心良苦,我却屡屡伤害他们,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报,所以我想让你给我出出主意。”
何令颐听着母亲的话,就沉思了起来。
在她的记忆中,对海伯侯府的印象实在不多,所以未卜先知的这时候也不灵了,但她知道侯爷和夫人什么都不缺,唯一的心结就是大公子,所以从他下手或许好些。
“池大姐姐可知道侯爷和夫人最在乎什么?”
这话问出口,池归晚仔细想了想,“名利不缺,银钱也不缺,身边人不缺,缺……缺个儿媳妇?”
她自己要嫁人了,所以这些日子都是舅母忙上忙下的帮着处理,因此脑子里也想不出别的。
听着她的回答,何令颐簇然一笑,旁边的两个丫鬟纤春和拂冬也跟着抿嘴偷笑,惹得池归晚有些红了脸。
“难道不是吗?若是有了儿媳妇,家里就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