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派赵云护驾。
刘备心怀忐忑来到东吴,如同走进了一座未知的迷宫。
孙尚香见刘备气宇轩昂,英姿飒爽,竟真的倾心于他。
那眼神中的爱慕如火焰般炽热。
刘备既得孙尚香倾心,便在东吴暂居下来,日子倒也过得安稳。
周瑜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多次催促孙权对刘备动手,那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
然孙权念及妹妹之情,犹豫不决,那内心的挣扎如同风暴中的小船。
一日,太后忽闻刘备之事,好奇之心顿起。
遂传召刘备入宫觐见,那旨意如同雷霆降临。
刘备进得宫来,只见那太后端坐在殿上,虽年事已高,却透着一股威严之气,让人不敢直视。
刘备恭敬行礼,言辞恳切,如春风拂面。
太后细细打量,见他举止有度,谈吐不凡,心中暗叹难怪女儿动心。
太后开口道:
“汝可知吾儿仲谋之意?”
声音沉稳而有力。
刘备答曰:“备只愿与东吴修好,共图大业。”
那坚定的语气如同誓言。
太后微微颔首,
“若汝真心对待吾女,且能保东吴太平,哀家自会为汝周旋。”
那目光中带着期许。
刘备谢恩而出,此事传入周瑜耳中,周瑜大惊失色,那表情如同晴空霹雳。
原本天衣无缝的计划,如今因太后插手变得棘手起来,如同一团乱麻,难以理清。
而刘备得了太后支持,在东吴行事更为大胆,那自信的姿态让周瑜恨得咬牙切齿。
周瑜一时无计可施,只能重新谋划应对之策,那焦虑的心情如同黑夜中的独行者。
大婚当日,周瑜派兵围堵刘备住所,那森严的阵势如铁桶一般。
却发现孙尚香手持宝剑怒目而视,不许众人靠近,那英姿飒爽的模样如同女战神。
刘备趁机表明真心,愿与东吴交好共同抗曹,那诚恳的态度让人动容。
孙尚香深受感动,决定随刘备回荆州,那坚定的眼神如同星辰闪烁。
周瑜得知消息带兵追赶,那急切的心情如离弦之箭。
却被诸葛亮设下的伏兵打得大败,那狼狈的模样如同落水的凤凰。
周瑜气得吐血,那愤怒的神情如火山爆发,叹道:
“既生瑜,何生亮!”
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绝望。
东吴此番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颜面尽失,而刘备势力借此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如日中天。
三国局势愈加错综复杂,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让人难以捉摸。
周瑜兵败后,身心俱疲,卧病在床。
但他心中恨意难消,那仇恨如同燃烧的火焰,发誓定要报此大仇,那坚定的决心如钢铁般不可动摇。
几日后,他听闻刘备正在筹备一场盛大的宴会庆祝胜利,那欢快的气氛如同对他的嘲讽。
周瑜心生一计,佯装病重将死,派人送密信给刘备,称有重大机密相告,望其单独前来一见。
那信中的言辞恳切,仿佛真心求助。
刘备本就宽厚仁义,心地善良,犹豫之后决定前往。
诸葛亮等人极力劝阻,言辞激烈,“主公,此乃周瑜之计,切不可去!”
刘备却说:“我谅他此时也耍不出什么花样。”
那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和宽容。
待刘备来到周瑜榻前,周瑜猛地坐起抽出暗藏的匕首刺向刘备,那动作迅猛如闪电。
刘备大惊失色,脸色苍白,向后躲避,那惊恐的眼神充满了对背叛的难以置信。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云破窗而入,那身影如鬼魅般迅速,挡开匕首。
原来诸葛亮早料到此招,派赵云暗中保护,那先见之明让人赞叹。
周瑜见状,知大势已去,又急又恼,那绝望的神情如同坠入深渊。
此时,诸葛亮还让人带来一群百姓,皆是诉说周瑜不顾百姓死活挑起战争之举。
周瑜听着百姓指责,那声音如同一把把利剑刺痛他的心。
想起自己一生心血付诸东流,气血攻心,再次喷出大口鲜血,那鲜血染红了被褥。
大喊道:“孔明,你欺人太甚!”
声音凄厉,最终含恨而亡,那双眼圆睁,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