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职,离他辅助曹操平定四海的目标更近一步。
曹操继续南征,曹休始终伴随左右,忠心耿耿。
然而,行军途中,曹操旧疾复发,病情严重。
曹休心急如焚,一面派人四处找寻良医,一面指挥军队扎营防守,确保曹操的安全。
此时,孙权趁曹操患病,又集结兵力前来挑战。
曹休深知己方主帅病重,不宜出战,但敌军挑衅若不应战恐失士气。
权衡之下,他只带少量精骑出营叫阵。
孙权见曹休单骑而出,颇感意外。
曹休喊道:“今日我主抱恙,我不欲兴大兵戈,你我可各派一员猛将单挑定胜负。”
孙权应允,派出麾下勇将。
曹休亲自上阵,二人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突然曹休卖个破绽,一枪刺中对方坐骑,敌方落马,曹休并未乘人之危。
孙权见状,敬佩曹休侠义之风,暂时退兵。
不久曹操病愈,听闻此事后对曹休更是刮目相看。
曹操大军继续前进,曹休屡立战功。
但随着岁月流逝,曹操身体每况愈下。
临终之前,曹操将后事托付给曹休等重臣,叮嘱他们辅佐曹丕。
曹休泪流满面,痛心不已,发誓定会尽心竭力辅佐新主。
曹丕继位后,曹休依然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曹丕亲征孙权时,曹休进位征东大将军,他带着满心的壮志,踏上新征程,欲为曹魏开拓更多疆土。
曹休领兵至前线,他深知此战关乎曹魏威严。
初战,曹休巧用计谋大破孙权先锋部队,缴获诸多物资。
孙权大惊,遂派陆逊为主帅迎战。
陆逊足智多谋,他深知曹休勇猛,便设下连环计。
先是佯装败退,引诱曹休追击。
曹休一心求胜,未察其中诈意,追入险地。
此时四周伏兵尽出,曹休被困。
但他毫不慌乱,临危不惧,激励将士拼死一战。
然而寡不敌众,形势危急万分。
关键时刻,曹真奉曹丕之命率兵前来救援。
曹休与曹真内外夹击,终于成功冲出重围。
此役虽败,但曹休威名不减。
回到朝中,曹休深自反省,痛定思痛,认为不可再鲁莽行事。
后来,蜀汉诸葛亮北伐,曹休奉命驻守边境防范东吴偷袭。
他严密布防,一丝不苟,使得东吴无机可乘。
同时,他又选派得力将领支援西线战场。
在他暮年,曹魏国内局势渐稳,外部威胁也有所减轻。
曹休回顾一生征战,感慨万千,心中五味杂陈。
最终,他因病逝世,谥号壮侯,后人皆深切缅怀这位英勇忠诚的名将。
曹休之子曹肇,自幼受父亲教诲,耳濡目染,习得一身本领,亦怀有报国之志。
曹休逝后,曹肇继承父志,入朝为官。
一日,魏帝召集群臣商讨边疆之事。
有大臣奏报,东吴近期蠢蠢欲动,似有侵犯之意。
曹肇当即站出,表示愿前往边疆御敌。
魏帝准奏,封曹肇为将军,领兵赴边。
到达边疆后,曹肇亲自视察防务,发现敌军虽有异动,但尚未完全准备妥当。
他心生一计,效仿其父当年迷惑关羽之举,多设疑兵,制造大军压境之感。
东吴探子回报,孙权以为魏军已有防备,犹豫是否进军。
曹肇趁着东吴犹豫之时,夜袭敌军营地。
东吴军措手不及,大败而归。
此役之后,曹肇名声大振,众人皆赞其有乃父之风。
曹肇班师回朝,魏帝大喜,赐金封侯。
曹肇谢恩毕,望着朝堂之上的众人,心想自己定要像父亲那般,忠心守护曹魏江山,不负曹家英名。
至此,曹氏一族继续在曹魏的历史舞台上书写着荣耀篇章。
几年之后,西域诸国崛起,常有侵扰魏国边境之举。
魏帝忧心忡忡,朝堂之上询问谁人可前往平乱。
曹肇毅然出列,再度请缨出征。
魏帝欣慰,加封曹肇为镇西将军。
曹肇率领大军西行,一路上风沙肆虐,艰难险阻。
抵达边境后,他发现西域骑兵来去如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