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的深处,一场恩怨与血腥交织的武侠传奇正悄然上演。此时,通往南洋的驿道上,包拯、展昭、沈公孙、王朝和马汉正在追寻一起离奇诡异的案件。近期南洋的商人频频失踪,其中不乏身世显赫者。每个失踪者似乎都与一种神秘的邪术有关,初步判断,这正是传说中的“南洋十大邪术”。
众人经过数日奔波,终于抵达了南洋的一座古城——青云镇。这座镇子在几个小时前才平静下来,却因数名商人失踪而弥漫着一丝不安。包拯的神情凝重,他深知这绝非简单的失踪案,而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展昭,此次案件情势复杂,你怎么看?”包拯在天光微曦之际,向身边的展昭询问。他虽然面沉似水,但心中始终保持着警觉。
展昭微微思索,抬目望向熹微的晨光,面色凝重:“包大人,此地传言众多,既有缥缈之事,也有诸多智者安抚之言,恐怕我们需要多加小心。”他言谈之间透露出对敌人的忌惮,而又无声相信包拯的智慧。
同伴公孙策不甘寂寞,插话道:“包大人,青云镇的南洋邪术乃是世代相传的封闭秘术,涉及风水、符咒,每一门都十分高深。即便是我们五人联手,亦需保留一些警惕。”
“我见过一个受害者的身影,便从这个人身上观测到了某种邪术的印记。”王朝走前一步,神情紧绷。他快步走到街边,指着一块青石:“就在这里,我曾见一名女子面色苍白,衣衫不整,却又优雅无比。而当我想上前询问时,她却突然消失于空其中。此后,我们得到的线索便断了。”
“难道是被邪术所迷?”马汉回想起她的容貌,神情震惊,“这种女子若有能力施展邪术,怎可能轻易被我们捕捉?”
在一旁倾听的几人皆是皱眉,显而易见,抓住这名女子,便能揭开案件的谜底。
正当众人思索之际,青云镇另一侧突然响起了一阵尖锐的呼喊声,伴随着一阵绝烈的混乱。一名身材娇小的女子被急匆匆的几个汉子围困,脸上带着惊惧,肌肤娇嫩如雪,显得格外无助。她的一撇眉如柳,眼中的泪光闪烁,好似含情而怜,令在场的男子心中一颤。
“住手!你们要做什么!”包拯眉头一紧,径直走上前去。展昭也随即跟上,暗中心中琢磨。
被围困的女子转而望向包拯,祈求般的神情流露出无助和绝望:“求您救我!我只是个小商贩,这几位想要拿走我定制的货物。”
“你是谁?为何会被他们追赶?”包拯质问,眼中透出不容忽视的严厉。
“我叫玉莹,原本是镇上无名的小商贩,数日前我无意中得知一桩交易,内中夹杂着不法之事,没过多久便被人盯上。”她脸色发白,语气颤抖,回想起那一幕,似乎仍然心有余悸。
整个包围圈上层有点松动,展昭凭借本身轻功迅速飞身至女子的身边,先是推开了逼近的汉子,而后向包拯轻声道:“我观察到这几个汉子的眼神——”
“恰如贼猫,心中隙故。”包拯接话,展昭俯下身,从未放弃对细节的捕捉。
不料,正当他俩准备盘问那几名汉子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如同覆盖着一层阴影,而这阴影似乎压迫着整个青云镇的上空。显然,某种神秘的邪术已在空中活动。
“快离开这里!”公孙策感知到不妙,急声道,“我们得想办法找个安全的地方!”
就在此时,突如其来的冷风刮过,几名汉子已将旁边的女子一把抓住,扬声叫道:“别妨碍我们的事,趁早就此退去!”
包拯咋舌,心中早已陷入复杂的思绪之中。正义与邪恶的不停交锋,使他愈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他决定不再辩驳,直接冲向那些汉子,用心中的怒火让他们明白削弱正义的下场。
随着势头不断攀升,酒楼近前、街道之中,已然集聚了几道黑影,宛如盛装的幽灵,朝五人逼近。他们似乎掌握了强大的邪术,刚正不阿的包拯也开始注意到了周围的动静。
经过几番激烈的打斗,包拯和展昭的武功互相配合,顷刻便将恶徒一一制服,随后公孙策也将气息平稳,暗自运起内力。
就在包拯准备询问那名姑娘的真实身份时,竟见阳光暴烈一射,且听那名受困女子,笑声如银铃,令人心颤:“你们果然能来,南洋之事,终究有人破局!但这可不是我要的结果。”
众人均是一凛,展昭寻思,难道此女另有隐情?包拯凝视她,目光如炬,冷冷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乃青云城的术士,名为灵影,我受命于南洋邪派。此乃我引出的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