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盆子,鸢雨他们到现在也还只能一个家庭发一个,部落里的陶盆可不只是洗漱用的,洗漱只是它的一个功能而已。
锅也是如此,毕竟是自己人,条件也不能太差,不用像俘虏那般,一个屋子里只发一个盆,不管是洗漱还是吃饭都用他了,当然这也是现在条件有限,以后的话肯定还是要多发几个。
好在部落里陶器现在烧制起来已经非常成熟了,只要给石头足够的时间,烧出满足腾蛇使用的陶器,完全不是问题。
新的主屋也已经开始动工了,以腾蛇现在的工艺建造一座大的屋子倒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主体都是用粗壮的木头给支撑起来的,相对来说非常的牢固,而且之前的屋子也经历过冬天的检验,哪怕是大雪完全覆盖住也只是“吱呀”响几声而已。
不过毕竟是部落里最重要的屋子,肯定是要更上心一些,石班也是亲自出马,确定木头之间的摆放不会出现问题。
这些木头之间的榫卯结构在砍伐结束之后便已经确定下来了,虽然是用火烧出来的,但石班也精心砍削过,基本上衔接得还是非常的牢固。
不过如果青铜能够做出来的话,以后部落里的木匠活可就简单的多了,用火烧虽然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那只是最简陋的,像打磨切削这一块不仅速度慢,而且效果也不是特别好。
而一旦有了青铜工具,不管是砍还是削都会简单许多,不仅做出来的东西更好,也会更加节省时间一些,部落里现在想要砍倒一棵树,最少也得小半天的时间。
但如果有正儿八经的斧子的话,这个时间将会被大大缩短,就别更别说以后的制造了。
部落里的工艺虽然比宋轩刚来时提升了不少,但做的东西往往是是傻大粗的那种,宋轩想要的精细一些的东西,基本上是做不出来的,有了青铜工具的话,相信这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实验成功的情况之下,如果失败了的话,那可就又得等待很长的时间了。
部落对面也新开垦了一百多亩的稻田,虽然距离小山坡还有一定距离,但再往东的话,就非常靠近山脚了,地势一旦高了,水引便没有那么方便,而且再往东有着山坡的阻挡,光照也会少上许多。
部落里现在用的水主要还是靠地势差来实现的,位置太高的话,便需要将引水口往上挪动不少,如果只是保持此时的状态的话,基本是不用动原来的引水口的,只需要在新的稻田里面挖一些沟渠,便能够完全畅通。
毕竟明年就要使用,而且挖沟渠也实在是太费时间了些,不如在这里少折腾几亩地,能够让其尽早派上用场才是最合理的。
这一百多亩新开垦出来的稻田也是清理的最快的,此时稻田里面便有六七十名俘虏在忙着清理树根,十几天忙活下来,基本已经清理了一大半了,接下来的相信在冬天来临之前应该也没有问题,而且据石猛所说,这一片稻田,最多的时候将近有一百五六十人。
毕竟和之前的稻田能够连成一片,大家也知道轻重缓急,南边的虽然面积比较大,但毕竟全都是新开垦出来的,明年能不能利用,能够利用多少还都是未知数。
不过虽然上面还存在着一些大木桩,但表面也已经是光秃秃的了,一场大火过去,什么都不可能剩下。
大木桩还是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一点一点慢慢的烧,不过部落里现在有足够多的稻草,再加上一些树枝,进度还是相当客观的。
哪怕这些树根还含有不少水,但只要火力够猛也能慢慢烧进地下。
大家也知道,等其完全干透了再烧,肯定会简单不少,但部落里缺的就是这点时间,此时不将其收拾得尽可能干净一些的话,等到大雪封山之后便只能在明年开春后弄了,而雪水浸泡了一整个冬天,想要等其晾干,那时间又是不短,到时候树根可能已经风化了一些,但未必有,现在好少。
不过忙活这么多天下来,那些特别显眼的,也已经基本清理干净了,接下来的便是真正的攻坚战,腾蛇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些说粗不粗,说细不细的树根不仅数量繁多,而且清理起来十分麻烦,不像细细的树根,哪怕不清理,也不会对种植产生太大的影响。
而一旦达到了指头粗细,犁田的时候基本是很难绕过去的,这些不清理的话,甚至水稻都不好种,而且稻田也没法彻底翻开。
所以接下来需要做的便是将表层的泥土挖开,使这些树根暴露出来,埋在土里面才难以解决,只要露出来了,不管是砍是烧都能想办法将其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