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太太知道贾举在这儿,绝对不会让儿媳妇碰到自己一根手指头,于是越发地得意洋洋起来。
“娘,你少说两句吧!”贾举听娘说得越发不像样,赶紧叫她打住。
自家这个娘自家知道,别的事情尚可,只要一说到钱,要多抠门有多抠门,要多毒辣有多毒辣。
也难怪兰钗不高兴娘,她进门带来的嫁妆,和大嫂二嫂的一样,都被贾老太太给收起来了。
这边闹得厉害呢,那边丫鬟来报:“三老爷,在咱家附学那孩子的娘来了,说要见你呢。”
“啊?余年来了!”贾举和她拦着的杨兰钗一起停下动作。
他俩心里都有一个念头,不会是余年来找那一千两的麻烦吧?
见儿子儿媳都看向自己,贾老太太冷哼一声,按了按怀里的银票:“走,看看她说什么,反正我贾家的银子,她一个外人,不要想沾手!”
余年来到贾家,先去私塾和夫子见了个面。
出乎意料的,这位夫子还真是位有真才实学的名家。
这位夫子姓洪名韬,二甲出身,只是太过随着性子来,在朝堂上衣冠不整,被人参了一本,就势辞官,寄情于山水之中。
后来因母亲过世,他才回京来,贾家拐了好几道弯,把他请到家里来做私塾先生,钱倒是其次,使了好大的人情呢。
洪韬年纪不很大,三十岁上下,神清骨秀,双眉入鬓,说话间顾盼神飞。
余年见了这人,心道,一看就不是个消停的主儿。
“洪先生,我家余昇多承您照顾了!”
洪夫子随意地一拱手,笑道:“余昇实在是我这些年来见过最出色的学生,一点就透,举一反三!还要多谢你家的点心了!十分美味!”
余年一笑,这也是个吃货。
她现在给余昇带点心带习惯了,余昇也养成了习惯,常把多余的点心分给他:()嫁给傻子后,我靠赶海赚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