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给这小丫头起了个名叫小虾,叫大丫头锦云把她收拾干净了,先扮成男装,锦云应着带人下去,将她单安排在花园子旁边的角房里,只说当看园子的。
也不叫小虾干别的,就是扫扫地,伺弄花草,跟着园丁捞水池里的落叶。
余年暗暗观察,旁人只说这孩子小胆,做活倒甚是勤恳。
当时一时义愤救了她下来,过后想想,有些冲动,也不知这孩子到底是忠是奸。
看了一阵子,余年才放下心来,只是这孩子不说自己姓甚名谁,原先的事儿也口风紧着,一丝不漏。
锦云回报道,做事一板一眼的,倒像是大户人家教出来的丫鬟。
可京城里头大户人家多了去了,余年哪能知道谁家丢一个丫鬟,况且不是要紧的人,也不见得大张旗鼓地找。
她便先叫锦云看着点小虾,等小虾自己露了行迹再说。
却说这会儿贾举果然寻了一个出色的掌柜过来管着食为鲜的事儿,据说是从洄南府挖的。
余年见了心里犯了阵子嘀咕,她在洄南府时参加过奇食大赛,几乎所有洄南府叫得上名儿的饭庄子掌柜她都见过。
独独没见过这个陶掌柜。
不过,陶掌柜的确能干,来了一两天功夫就把事情都理顺了,食为鲜里里外外顺顺当当。
她心里疑虑,便时不时去食为鲜看看,这日她去的时候陶掌柜正在柜上忙着,余年也不急叫他,在一边听。
只听他说话和声细语,客人再着急,他也不急,就是慢悠悠地解释,叫那些急脾气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吩咐事情也有条理,经营得很是不错。
“陶掌柜,今天生意不错嘛!”
余年笑呵呵地跟他打招呼。
陶掌柜见是东家,也满脸笑容地迎过来,道:“托东家的福,还可以,还可以。”
他顿了顿,又小声道:“东家,后院有几只龙虾样子不大好,要不您去瞧瞧?”
后院的龙虾还是小侯爷“吃剩”的那批,余年时常拿把灵草出来,随便合上几味茯苓、甘草之类的药材,叫人磨成粉送到食为鲜来,一吃灵草,龙虾就活。
余年略感惊讶:“前两天不是才送了药粉来?今天就不行了?”
陶掌柜脸色不变,冲着后院一比划:“您亲自瞧瞧吧。”
余年跟着过去,果然,两缸里的龙虾蔫头耷脑,钳子也挥舞得不起劲了。
“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余年想了想,叫掌柜的拿一个瓮来,往里面灌上清水,再放了一勺盐,一勺糖,在墙根揪了两把草放进去,伸手在里面搅了几下,吩咐道:“倒到缸里。”
“东家,这能行吗?”
余年笑道:“这就是保活的秘方啊,从海边运到这儿来都行,那现在怎么不行?”
陶掌柜依言将水倒入两个龙虾缸里,果然,才倒进去没一会儿,龙虾就缓过劲来了。
“真神了!”陶掌柜感叹。
“嗨,难的不会,会的不难罢了!”
余年看着大大咧咧,完全不把当众表演了秘方放在心上,然而一上马车,她就揪住拾来的领子,小声道:“那家伙不对劲,你偷偷盯着点儿。”
诚然,她为了掩盖灵草,混了别的药材,或许效果没那么好,但刚才龙虾蔫的那个劲儿,要是没人捣鬼就奇怪了!
余年心道,这贾举办事越来越不像话了,叫他请尊财神,请了个小鬼到家里来!
拾来最听媳妇儿的话,接了这活儿,便换成普通衣衫,脸上抹了些灰,手里挎上篮子,假装在附近卖火烧的,实则只在食为鲜不远处绕。
到夜间上了门板,陶掌柜打了个灯笼,慢慢悠悠地走出来,往西北角上走,拾来在后头缀着,不一刻,见他竟然走进了一处青楼。
拾来犹豫一番,要是进去,他的清白就不好证明,可要是不进去,这内鬼又怎么抓?
他绕着青楼走了两圈,老鸨见他只看不买,很不满意地道:“去去去,穷鬼还想找姑娘,美不死你!”
拾来哼了一声,又转到后面,忽见一个包袱扔下来,不由得吃了一惊,闪在角落里头,再看临着墙的树上放下一道软梯,一个打扮得珠翠环绕的姑娘从软梯上好费劲地下来。
姑娘看看四周无人,背起包袱就跑!
拾来猜着她大约是青楼里的女孩儿,趁着夜里逃跑,也不拦着,顺手拽着软梯就上了树,又上了二楼栏杆处,也是可巧,正好是那陶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