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这是余女史进献的海棠罐头。”
太后与皇后坐在一处叙话,宫女端上来一碗点心。
“清香酸甜,真是难得,冬季里也能吃到鲜果。”太后尝了一口,满意地笑道。
皇后亦陪着用了一碗,叹道:“余女史的确心思玲珑,也难怪我那侄儿……”
她对着太后没有说下去,云书来对余年的用心,那日太后也是看在眼里的。
生死之际才是人最真实的表现,云书来提出临死前同余年拜一拜堂的要求,其情可悯,可惜,又碰上余年生子。
皇后找了个身量和余年差不多的小太监,想把云书来糊弄过去再说,不料又被他发现破绽,那小太监是个外八字,余年却从不那么站着。
“是我做得不好,如今书来恨着我,我不怨他。”皇后屏退了众人,向太后道,“余年没按约定同书来拜堂,我也不怨她,一个女子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哪怕她的孩子是去金银珠玉里打滚呢?也不如在自己身边养育的好。”
太后闻言有些感慨,她曾经生过三个孩子,最大的一个公主嫁人后病死了,第二个在宫里玩时跌到水池里淹死了,唯有最小的这个,她日夜护在身边,好容易平平安安长大,却又因先皇求仙问道,差点活吃了!
养大一个孩儿,不知道担惊受怕过多少次。
终于苦尽甘来,她从前吃过的苦,却没法子一股脑地忘记,想起没了的两个孩子,太后对余年实在感同身受。
“不光没了孩子,皇上怕民间见着异象有什么乱子,不许余女史往外说龙神带走孩子的事儿,只好假装是小产,孩子没活下来。”
“余年这孩子,真是可怜!”太后红了眼眶,“就是这样,她还记得给宫里送果子来,可怜见的,多赏些东西与她,好好安抚吧。”
皇后点头称是,她的太子也是好不容易才养下来的,如今轻易不见外人,万分小心地养着,就怕有人暗害。
宫内的婆媳两人互相念叨着养子不易,感慨万分。
余年此时的确觉得养子不易,她扶着额头,无奈地看余昇和小龙妹妹玩。
说是玩,其实是遛龙哪!
皇上皇后赐了好些东西下来,有些玩器余年拿出来给孩子们,其中一个玲珑木绣球最得两个孩子的心。
那木球是以檀香木所雕,也不知是什么能工巧匠,把里头和外头透雕了三层,最里面还搁进去几个小银铃,但凡一动,就叮铃叮铃脆响,十分好听。
余昇和小龙兄妹都十分:()嫁给傻子后,我靠赶海赚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