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笑着说:“朕是草原上的胡人,对中原地区的贞洁妇道一概不知晓。萧燕燕她命苦,三十岁就没了丈夫。她改嫁韩德让不挺好的么。他的老婆孩子都有人照顾,我实在是不懂,你们究竟在笑什么!“
辽太祖此话一出,更是惹得哄堂大笑。
“哈哈哈,笑死我了。想不到我们五代君王都无法解决的难题,竟然被一个小白脸汉人给解决了。”
朱温捂着自己的肚子狂笑道。
“不错,韩德让,现今你为辽国南院枢密使,权势滔天!只要你振臂高呼,烟云十六州的五百万汉人定然会响应。那时,你无论是回到大宋的怀抱也好,还是拥兵自立也罢!都如同鱼儿畅游于大海,鸟儿飞翔在苍穹。”
郭威看着韩德让认真的说道。
听完朱温和国威的这番话,辽国的帝王们开始坐不住了。
”你敢?”
“我们大辽国对你可不薄,你可不能这么做!”
“萧燕燕,你可得看好韩德让,别让他胡来。”
“不行,我今晚要给我儿子托梦,让他提防着点这个汉人。”
“不,韩德让不是这样的人,你们要相信他。”
辽国的皇帝贵族们吵做了一团。韩德让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不,你们不要误会了。我韩德让的契丹名字叫做耶律德昌。侍奉的乃是大辽正统!此情此景,天地可鉴,至死不渝!我这既是我对萧燕燕爱情的坚贞,也是对大辽国的恩泽的报答。“
韩德让此话一出,原来嘲笑契丹皇室的帝王再也笑不出来了。而辽国的帝王们纷纷为韩德让的大义竖起大拇指。
赵恒愤怒的指着韩德让大吼道:“韩德让,你这个无父无君,数典忘祖的小人。若辽国是正统,那我们汉人占据大多数的宋朝算什么?“
韩德让淡定的说:”宋朝当然是正统,但辽朝亦是正统。“
韩德让的话又让众多帝王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一,第二阶梯的帝王却显得格外的淡定,似乎已经预料到韩德让会这样的回答。
“契丹本就是华夏民族的一支,唐朝末年,诸侯割据,天下大乱,百姓思定。不少河北、山西、陕西的汉人北上求生。其中就有不少汉人到了契丹的统辖区。他们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和科技,与当地的契丹人相互融合,相互学习。这才是契丹崛起的主要原因。”
韩德让解释说道。
韩德让此话一出,五代的帝王纷纷默不作声起来,因为他们知道,韩德让说的是事实。如果不是他们这帮人相互征伐,哪里会有胡人做大的机会。只能感叹一句:此乃天意。
“论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辽国和宋朝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就算契丹国力强盛,那也无法称得上是华夏正统吧!你的那番辽国亦是华夏正统又从何得出?”
包拯问道。
“哈哈哈,包拯,你对契丹的了解恐怕还只是停留在书籍和传说之中。契丹早就不是那个茹毛饮血的草原八部联盟了。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辽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和东京辽阳府去看看,那里书院遍地,佛寺佛塔,道院集市应有尽有。辽国的都城,早已经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了。”
韩德让得意的说道。
”我们尊儒术,开书院,统一思想。你们会的管理手段,我们也会。并且我们还融入了草原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特色,更加多样化!“
辽太宗耶律德光自豪的说道。
韩德让接着说:“在辽国的城市中,你会发现,那里那里有说汉语、穿汉服的汉人,也有穿着胡服的契丹人、女真人和鲜卑人。”
萧太后说:“我们已经学会像中原王朝一样,如何统治多民族国家了。”
辽太宗耶律德光说:“我重用汉人谋士,创建了两院制度,采取 “因俗而治” 。南面官管理汉人的官衙系统。南面官主要负责汉人州县的租赋、军马等事务,其官职设置大多仿照中原王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还设立三省六部等。北面官:管理契丹、女真、回鹘、鲜卑等少数民族。北面官主要负责宫帐、部族、属国等事务,掌握着辽朝的军事、政治等核心权力。既保证了契丹族自身的传统与利益,又能有效地管理和统治境内的汉族。这是茹毛饮血的野蛮部落所能想到的么?我契丹,是继承大唐天命,具有管理多民族国家的正统帝国。”
辽穆宗耶律璟:“除此以外,我契丹,开创了四时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