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易子而食
席星辰知道杨六生又在埋怨官府办事不利了,也不点破,道:“如果这把火是人为的,你认为谁的嫌疑最大?”
“这无凭无据的,我可不敢乱说。”杨六生连连摆手。
“我是说你认为,没要你证据,你就当是咱们哥俩瞎猜。”席星辰很有技巧地说道。
“瞎猜啊!”
“对,就是瞎猜!”
“那我就说了。”
“你说!”
“我觉得这事,谁得到的利益最多,谁的嫌疑就最大。”
“那你觉得谁得到的利益最多?”
“当然是姚文彬!”
……
“多简单的道理!一个种地的农夫都清楚,可偏偏某些人就是不懂。”
戒律堂内,温高明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来,看着周振海道。
“姓温的,你说谁呢?”周振海气得满脸通红,直吹胡子。
“谁不知民间疾苦,不知天天有人饿死,不知衙门的那些捕快天天收尸都来不及,我就说谁?”
由于叶飞扬和司空摘星这两个温高明最忌惮的人没在场,温高明今天战斗力简直爆表,什么屎盆子都使劲往周振海身上扣,完全没有一点心理压力。
要命的是这厮怼人的时候,还不忘把自己的后门堵上。
说白了温高明就是撒赖,他用言语堵住周振海一嘴。
照温高明的说法,只要周振海反驳他,周振海就是不知民间疾苦、不知每天饿死的人多得连衙门收尸都来不及,连一个种田的农夫都不如。
如果你不反驳,他又睁大眼睛看着你,只差指着鼻子骂你了。
周振海毕竟是东墨首席,墨家第一辩士,身份摆在那里,自然不能与温高明像两小孩子般撒赖式的争辩。但如果什么都不说,心里又不痛快,因此憋了半天,瞪了温高明一眼,道:“危言耸听,不知所谓!”
温高明见周振海不应战,顿时如打了胜仗般,骄傲地坐回了座位。
就在众人觉得事情就要过一段落的时候,韩修贤突然叹了口气,说道:“其实也不能完全算是危言耸听,前些天我去出去采买,就听到过一个流言。”
周振海闻言,顿时如吃了一只苍蝇,脑门上顶着一条长长的黑线,一时无语。
西墨这些人,整条肠子都是直的,至于情商是什么东西,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
“什么流言?”见到周振海吃瘪,温高明不由大乐,那颗八卦的心顿时开始作瑟起来。只见他一脸渴望地看着韩修贤,如果有尾巴的话,此时尾椎骨都可能摇断了。
韩修贤还不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已经帮着温高明打了周振海的脸,见众人都作欲听状,便道:“说的是乡下有一个媳妇半夜饿醒,起来想到厨房舀瓢水喝充饥,经过公公婆婆房间的时候,听到房间里传来磨刀声。”
“出于好奇,妇人便躲到窗户底下偷听,刚好听到婆婆正在跟他男人说话:‘现在家里已经没粮了,你别舍不得那个女人,今天我们将她煮了,不仅有肉吃,还可以省一份口粮。’”
“男人没说话,那婆婆知男人不舍得,于是又说道:‘女人有的是,明年我花几升米,帮你娶个更年轻、更漂亮的。'”
“听到这里,那妇人吓得连夜赶回娘家,抱着老娘痛哭一场,当晚便在娘家住了下来。”
“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妇人听到她爹在跟她娘在争执:‘养了这么多年,与其给别人家做口粮,还不如留着自己吃……”
说到这里,韩修贤不再言语。
“然后呢?”温高明意犹未尽地问道。
“然后那个女人就疯了。”韩修贤只得回了一句。
“再然后呢?”温高明又问。
韩修贤看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温高明,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只是个流言,当不得真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有的重灾区,真的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
“可是……”
温高明正欲说话,袁兴邦怕温高明又搞出事端,连忙打断他道:“温长老,现在是在审案子,请不要聊与本案无关的东西。”
“哦!”温高明暗叫可惜,悻然应了一声。
其实温高明哪里是不懂,他只是一直记着西门摘星临走前交代他尽可能拖延时间的嘱托,因此他只要一有机会,便拼命地插科打诨,尽量将局面搞混、搞乱而已。
“你继续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