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郡主也是有学问之人啊!”
道长将信将疑地看看古壶,嘴角一笑,不再说这信的事,却问:“你刚才说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来自何处?”
古壶轻轻一笑:“这是我当江湖游医时,偶听一姓苏的士子吟诵的诗,诗名叫‘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觉得诗不错,便记下来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玄之道长踱着步,反复呤诵了几遍这首诗。
“这——这就是你小古写的诗,是也不是?”道长突然停下,指着古壶说,“只有你这种奇才,才能写出如此奇诗,是也不是?”
“真——真不是我写的。”古壶连连摆手。
道长继续指着古壶说:“那你说说那姓苏的士子是何方人氏,长相如何?你要说得出来,我老道就能把他找得出来。”
“道长你——?”古壶没想到道长如此较真,他说:“路上偶遇,随便聊几句,我怎么知道人家详情?道长抬举我,你一定要说这诗是我做的,就算是吧。”
古壶说到这里时,感到脸上有些羞热,不过心中还是掠过一丝得意,得赶紧换话题,他朝道长伸手说:“你老人家说还有信给我,请吧。”
“小古啊小古,你真是个逸才。”道长指点着古壶的头说。
“逸才?什么逸才?”古壶又懵了。
道长却不再解释,又从包袱里掏出一封信说:“给——家信。”
“家信?哪个家?”古壶一听这话,瞬间觉得有些恍惚,想都没多想,“哪个家”三个字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