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爷:“相者,表象也,以五皇子之智,难道也会被表象蒙住双眼?”
“皇叔意思是——我也知道古壶之前为官一身正气不惧权势,我也希望他不是我当时看到的那样,可是——”五皇子有些迷惑了。
“古壶知道了我此番来意,他说五皇子你有心病,特意为你开了一方子,让我带来给你。”
康王爷说着掏出一张纸递给五皇子。
“方子?”五皇子好奇地展开一看,前面是八个字:“耕读身心,静待花开。”
其后是一幅画,一个葫芦,里面装着几个那种稀奇的被称着土豆的东西,土豆已发出嫩芽,嫩芽看上去正努力地向上生长。
五皇子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兴奋地击掌道:“好一个耕读身心,静待花开,古壶这个壶中装着大乾坤,他这葫芦里有妙药呢,妙,妙极!”
五皇子激动不已,兴奋地来回走着,走了几个来回,停下来对康王爷说:“皇叔放心,有了你女婿这药方,我决不会再做那种轻生的傻事了,我要耕读身心,我要静待花开!”
康王爷欣慰地笑了,想不到薄薄一张纸,竟有如此奇效,古壶这怪杰医术真高,真是妙手回春啊!
“黄安进来!”康王爷开门对外喊道。
“遵王爷命!”黄安应着快步进屋来。
康王爷对五皇子说:“这是宫中宦官黄安,之前侍候过霞郡主,这小子机灵得猴似的,经皇上同意此番带他来侍候你,做你的总管,一应大小琐事尽管交他办理,你只管耕读身心,静待花开。”
“听皇叔的便是,让皇叔费心了。”五皇子答道。
“黄安见过皇子殿下,以后由小人侍候殿下,殿下有事尽管吩咐,小人定效犬马之劳。”黄安恭敬地施礼道。
“嗯——”五皇子打量着黄安,一看就是个机灵鬼。
“殿下,大定州刺史古壶古大人让我带两样东西给殿下。”黄安说着掏出两个圆筒交给五皇子,一个牛皮筒,一个精致木筒。
“古大人?”五皇子打开牛皮筒,取出其中一个奇怪的圆筒,好奇地问黄安:“这是什么器物?”
“这是千里眼,古大人亲自制作的,殿下到这边来看。”
五皇子跟黄安走到窗边,照黄安所说举起千里眼看过去,他一下呆了,远处原来他天天看见的只有个轮廓的树,此时却清晰可见,他甚至能看见有两只鸟儿在树上跳来跳去。
再转向别处,一切都那么清晰,一切都仿佛近在眼前,真是千里眼啊!
怎么会这样呢?这是什么东西做的?五皇子拿下千里眼一看,大筒套小筒,小筒可在大筒内旋转着伸缩,筒两端有两个亮晶晶的晶石片。
“这是古大人亲自制作的?”五皇子问黄安。
黄安:“是的,这奇物,世上只有古大人会制作,世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多个,另一个木圆筒内是古大人写的一幅字,请殿下过目。”
黄安从木筒内取出卷轴展开,一下子呆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好漂亮的行书!
看看这饱含寓意的十个大字,再看看那个奇怪的千里眼,再想到那张特殊的方子,五皇子豁然开朗,一切都明白了。
明白之后的五皇子由衷地感叹道:“古壶啊古壶,用心良苦,高屋建瓴,真是个独一无二的当世怪杰!我真想现在就见见你啊!”
五皇子再次举起千里眼遥望着,仿佛要从里面看见古壶。
此时的古壶也正举着千里眼眺望着,他身后数丈开外,侯戈正在放两匹坐骑。
定州城数十里外一个山峦上,古壶站在一棵树下,举着千里眼环望着,那一片连一片的绿色全是土豆苗,长势喜人,生机勃勃。
他此次出来,是特意视察土豆长势的,打算看完的定州城附近的,再去视察视察所辖的一些县。
日前陆续收到顾三汇总的从大宁各处传来的消息,民鑫商社分派到数近五百个县的土豆推广已完成全部种植任务,并且在每个县都建了一家分社。
按照古壶和顾三之前商定的计划,各分社暂时经营普通的粮食,熟悉当地民情商情,招纳掌柜伙计,建立运输系统。
待秋日土豆收获时,各地商社将以土豆买卖为主,同时与饭馆客栈联合,推广各类土豆食品与土豆制品,在古壶写给顾三的小册子上,各式土豆食品与制品超过百种。
这将是一片新开辟的巨大的商海,一招鲜吃遍天,古壶相信民鑫商社不出两年便会成为天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