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一溜烟跑到搬砌古埂的那人身边嘀咕了几句。
那人转过身来,王羲之一看,真是五皇子!
他大步上前拱手鞠躬道:“大宁右将军王羲之,参见五皇子殿下。”
“哈哈哈——”五皇子指着王羲之大笑,“右将军王羲之,大书家王羲之,你来得正好,看看,看看我砌的这些石埂,是不是如你的真书那般横平竖直。”
“殿下,这些——”王羲之指着那数十条横竖交错的石埂惊问,“这些石埂都是你砌的?”
“当然是我,我一个人砌的,不信你问黄安。”五皇子自豪地说。
王羲之询问的目光转向黄安,半信半疑。
黄安:“回将军,的确是这样,殿下只让我们用马车去城外运来石头搬到园里,捶打剖分石头和砌石埂这活,全是殿下一个人干的,他不让我们动手。”
王羲之走到石埂旁,蹲用手抚摸着整齐的石埂上一块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看着笔直的石埂。
再抬眼看着望着他憨厚地笑着的五皇子,看着这位以前身体孱弱,而今身板结实肌肉强健的五皇子,王羲之心中一动,眼眶竟有些湿润。
“好,殿下砌的这些石埂真好,可以跟山野农夫石匠有得一比。”王羲之起身笑着大声说。
“哈哈哈——”主书也大笑道:“谁说天长国人文教化不如大宁?这不,天长把四体不勤的大宁皇子都培养成了一名手艺不错的石匠,天长不差呀,你说是吧,皇子殿下?”
“是,是!”五皇子谦敬地回答。
王羲之说:“殿下劳累,一定饿了,我带了土豆来,我们就在这园子里烤土豆吃怎么样?”
“这个好,我也尝尝你们大宁的这新物产。”主书立即赞同。
黄安和田副将他们随即忙碌开来,在园内生起两堆火,一堆田副将何超二人和主书的两随从烧烤,一堆由王羲之、五皇子和主书三人烧烤。
黄安要在五皇子身边侍候,五皇子说不需要,把他打发到了另一堆火去,
洗去了表面泥土的土豆烤煨在火堆里,王羲之和五皇子及主书聊着大宁与天长风土人情的相同与不同,时不时发出笑声。
王羲之清楚,这位主书来就是来贴身监视的,以防他和五皇子有什么秘密言行。
王羲之看得出来,五皇子也明白主书前来的意图,所以他也只是闲聊,丝毫不涉两国政事。
土豆烤熟了,王羲之亲自刮尽一个,双手捧给五皇子:“殿下,请。”
“谢右将军。”五皇子接过土豆,大口地吃着,叫了声“好!”便呛得连连咳嗽。
王羲之清楚地看到,五皇子咳得两眼是泪,他知道,这不完全是被呛的。
“好,好东西!”主书吃了两口,也大声叫好,“右将军,这土豆,天长可不可以种?”
王羲之笑道:“这东西在大宁也是稀罕物,天长当然也可以种,但要买到种子,恐怕得等上几年了。”
三人聊着天吃了烤土豆,来到五皇子书房。
书架上有很多书,王羲之大概翻了翻,不少书都有旁批,可以看出五皇子读书不但多,而且细,不但细致,而且有所思。
他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五皇子,五皇子微笑着点点头。
五皇子:“右将军是大书家,我这就写几字,还请右将军指教。”
王羲之微微一笑:“殿下请。”
五皇子铺开纸,挥毫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好!”王羲之赞道:“殿下书法,大有精进,我也来几个字。”
王羲之说罢,提笔一挥而就八个字——“耕读身心,静待花开。”
“妙,右将军书法精妙。”五皇子激动地上前抓住王羲之胳膊。
王羲之也抓住五皇子两臂,他使劲握了握五皇子的胳膊,五皇子也会意地使劲握了握他的胳膊。
“哈哈哈——”两人同时大笑在起来。
“好,妙!”主书在一旁,看着王羲之的字,也笑出声来。
“哈哈哈——”王羲之和五皇子再一次更加放声地大笑。
“殿下珍重,我等告辞。”笑罢,王羲之辞行道。
五皇子拱手:“右将军珍重,我就不送你们了,黄安,送客。”
一行人出到寓所门前,王羲之对黄安说:“黄安,古壶古大人让我代问你好,他对你评价不错哦,说你是条泥鳅,在水面上能搅起浪,在稀泥里也能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