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完安民告示,又立即写了封给皇上的奏折,一来向皇上报告三战大捷并占领长辽州的事。
二来奏请皇上批准吞并长辽州,把原大定州和长辽州合并为一个大州,新州治所为长辽城。
连夜把告示和奏折飞马了送出去。
三天后,所有战场打扫结束,古壶与石诚、范义伟和刘争商议后,大将军石诚所部五万多人前移到与天长的新的边界驻守。
左锋将军范义伟和右锋将军刘争,各分出五千人马,此一万人马由新任城防都督马驹率领驻守长辽城。
范义伟和刘争各率两万人马驻守在新边界和长辽城之间,两军相隔三百里并与前方的石诚之中军呈三角形,三军均能相互策应。
长辽城三四日后便恢复了正常,街上店铺开门,商贩四处叫卖,路人也多了起来。
十日后,长辽州全境基本恢复了平静,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有一些原来为躲避战乱而逃离家乡的百姓见一切安宁如常,又渐渐回到了家乡。
被战争洗礼过的土地,从深秋的萧瑟中渐渐步入初冬的宁静。
古壶收到了皇上派专人送来的圣旨,皇上对古壶为攻打并占领长辽州的行动给予充分肯定,称这是为大宁报仇雪恨、开疆拓土的壮举,称古壶为大宁之栋梁。
皇上同意古壶的建议,将大定州和长辽州合并为一个大州,命名为“定长州”。治所为原长辽城,更名为“定长城”,古壶为定长州刺史,代“杰定将军”称号,统领所属全军。
圣旨命古壶统领所属军队驻守定长州,品级从四品升为三品,所属文武由古壶据功劳任职定品上报进行备案。
这一切,早在攻城时,将台上看见士兵洪流般冲进长辽城时,古壶就预计到了。
他立即草拟文书,任命原大定州别驾从事叶志宏为定长州别驾从事,提拔桃川县赵县令等数名能干之人为原长辽州几个郡的郡守。
石诚、范义伟、刘争三人,正式任命为“尖锋大将军”、“左锋将军”、“右锋将军”
三军所属一众部将也分别根据战功任命造册,与文官一起上报朝廷。
与此同时,古壶还颁布了一道特殊的命令,名为“奴改佣令”
“奴改佣”,即把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改为“佣人”。
奴婢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主人买卖甚至伤害,奴婢只能无偿为主人干活,而“佣人”拥有人身自由,为主人干活,主人必须支付佣金。
此令在定长州全境实行,所有“奴婢”都必须赎身改为“佣人”,赎金三分之一由官府出;三分之一由民鑫商社和其他商社的捐款资助;三分之一由佣人本人出。
本人暂时无力支付的,可由以后得到的佣金分期支付,如有主人不准奴婢改为佣人的,官府将按奴婢身价的十位给予罚款,严重阻碍此令执行者,将坐牢。
改变身份后的佣人如果自愿在原主人处做事,可随其愿,由主人按照市价每月定时给予工钱,如果要别寻生路的,原主人不得阻碍,否则也将受到惩处。
“奴改佣令”被写成大幅告示张贴在所有城门,并被印在小纸张上分发到全州每一个里,在明年春天之前必须完成。
这项开天辟地的命令一出,无论是原大宁的大定州或者是原天长的长辽州,全境哗然。所有奴婢,无不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而那些拥有奴婢的主人们,只有极个别开明者赞成,极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但是民间早已知道,这位新任定长州刺史是个说一不二的人,被称为“大宁怪杰”,
之前违法的富豪被他杀了不只一人,现在他又镇守一方,拥有十万精兵,大户人家没有哪一家敢公开反对。
这道“奴改佣令”还被南来北往的商人传向四方,引起所有听说之人的惊诧。
忙完这些事,古壶又和叶志宏一起,和新任郡守县令安排布置在原长辽州推广种植土豆的事,以及在定长城和新地盘所有群县推广“街管”,等一系列原来在大定州成熟的管理模式。
再接着又和顾三商议布置这片新地盘上建立民鑫商社民鑫钱庄之事,与此同时,石诚镖局也由石诚新任命的大掌柜在新地盘上开办镖局分局。
忙完这一切,已近年关,新建商社在新那建郡县,向所有矜寡孤独者免费发放年货,对特别穷困者提供资助,对所有无家可归流浪者施粥。
文先生的“情报局”和古壶、石诚、侯戈的家人也如数搬到了定长城新府衙,二道毛统管的工坊没有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