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坝往前,第一进是四合院式的都督府衙,有房间数十间,供各司其职的军务司马办公。
第二进四合院主厅才是古壶的“大都督室”,主厅一侧是“幕僚室”,住着从定长州搬来的文先生的“情报局”。
情报局除了负责民鑫商社“黑衣伙计”的情报收据,还会综合天奴帮的情报收集,除此而外,还下辖“黑匣子”
黑匣子原本是直属先皇的秘密情报组织,具体事务由前大太监李总管安排,谁知却被景王爷收买利用。
新任皇上一气之下要掉撤黑匣子,后来在古壶的建议下重新成立,新建立的黑匣子直属于大都督府情报局。
新建黑匣子由王羲之的得意弟子何超统领,共有一百人,全是武功高强又精通各种间谍之术,各有奇异手段的高手,首领何超称为“匣长”。
新建的黑匣子不再刺探大宁官员的秘密,而是全力刺探另外三国的政治军事情报,黑匣子的每一个成员持大都督府令牌,可从大宁的任意一处军队中一次调用不超过一百人的士兵执行秘密任务。
主厅另一侧住的是侯戈率领的都督府卫队,共三十人。
第三进四合院是负责清扫和厨事等杂役居住的地方,杂役进出要通过再往后的后花园两侧的廊道,从后门进出。
都督府只是古壶办理公务的地方,他的住宅在与都督府相隔不远的另一处街坊,名为“古宅”,也是带有小花园的两进四合院。
“古宅”两边紧邻的宅院,一边是文先生的家,另一边是侯戈的家。
三人的家人现在还没带来,要待开春温暖后再从大定州前来。
大都督府开府后,古壶和文先生日夜住在都督府,与尚书省吏部、祠部、度支、左户、都官、五兵等六部派驻大都督府的仆射和吏员共同办公,处理一切与军务有关的事务。
这一忙就忙到来年开春,终于把所有军务理顺。
重新调整分布后的全大宁现共有军队共八十万人,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
中军十万人,由四部分组成。
其一,是驻守在皇宫附近,负责皇宫安全的三千禁卫军,由禁卫将军率领,直接听命于皇上本人。
其二,驻守宁都城,负责城门城墙守护和城内治安的城防军,共一万五千人,由城防将军率领,城防军听命于宿卫将军。
其三,是驻守在宁都都城十里至三十里外的宿卫军,共六万人,由宿卫将军率领,宿卫将军是原来的城防将军郭元。
其四,是在宿卫军外围的牙门军,两万二千人,由牙门将军率领,主要是骑兵,是中军的机动部队,牙门让将军由从定长州调来的马驹担任。
宿卫军和牙门军均听命于“中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由杰定大都督古壶兼任。
外军共五十万,也由三四部分组成。
其一,是为驻守西北面向天长国的“西北军”,共三十万人马,由“西北大将军”石诚统领中、左、右三军,左右将军分别是范义伟和刘争。
其二,是面向西南方向安元国的“西南军”八万人马,由“西南大将军”李杰统领。
其三,是面向东南正洋国的“东南军”八万人马,由“东南大将军”张路统领。
其四,是驻守大宁腹地的“宁中军”四万人马,属于机动部队,由“宁中大将军”陆光才统统。
除了中军和外军,各州郡还有州郡兵共二十万人,主要负责各自辖区的地方治安及城防防务,由各自州郡长官统领,但军饷和物资仍由朝廷统一分配。
古壶作为总管全国军务的“杰定大都督”。
平时,大都督指导全国军队的训练,并指导五兵尚书府分配军饷和战争物资。
战时,大都督奉圣旨,有权统一指挥全国军队。
八十万!
古壶看着这个数字,眼前浮现出如蜂群般的人群,如乌云般的战马,如森林般的刀剑。
抚摸着地图上大宁的国土和天长国、安元国、正洋国三国的版图,心中豪情涌起。
目前,三个邻国的军队总数与大宁一国相当,天长国四十万,安元国二十五万,正洋国十五万。
单打独斗,大宁占绝对优势,但是若三国联合,则大宁无十足的取胜把握。
所以接下来要做的,是防止三国联合,主要对付天长国,只要灭了天长国,其余两小国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春末夏初,邢影带着孩子古邦般来到了宁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