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捂着自己的脸,他想起了古壶的那张同样被烙了“奴”字的脸,他不想再活下去了,他大叫一声“报应啊!”
一头向墙上撞去。
可是,他没有死成,跟他住在一个大通铺的汤锤和瘦子发现动静,拉住了他。
“想死?没那么容易!”两人说。
……
当古壶收到陈志莲送来的,关于景王爷在“汤宅”里的状况时,他笑了,说:“‘汤渣’,这名字取得妙。”
“景王爷啊景王爷,第一次见面我就告诉你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偏不信,这下信了吧?困在汤宅,相当于是软禁在哪里,等我最终搞定正洋国时,我一定去看望你老人家。”
汤老爷,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成了天奴帮的人,景王爷在那儿遭遇的一切,都是陈志莲安排的
“帮主,我们——以后的任务是什么?”陈志莲小心地问。
古壶:“以后天奴帮的任务,就是发动所有力量,主要收集天长、安元和正洋三国的朝廷大臣和将军的情报,为下一步一统天下作准备。”
“天下一统,我才有资格,有力量向皇上奏请在天下实行‘奴改佣’,真实实现‘天下无奴’”
陈志莲眼里闪着泪光,激动地说:“到那时,天下所有奴婢才真正成为‘人’,帮主将成为百年天奴帮最伟大的帮主。”
古壶感慨地说:“人本该为人,此为天经地义。”
第二天,古壶进宫。
他先向皇上禀报了在正洋国发现景王爷并已经控制住人的事,不过,他没有说这是天奴帮做的,只是说出钱雇江湖人做的。
他试探性地问:“皇上看,我们该如何处置景王爷?”
皇上果断地说:“不能留,只是,如果现在除掉他,可能这事会被正洋国利用,先控制住,到时搞定了正洋国,还愁搞不定他?”
皇上所想跟自己所思相同,古壶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的皇上是个明智之人,他微笑问:“皇上何时也学会了用‘搞定’这个词?”
皇上笑道:“我听王右军说过几次,觉得这词儿挺好,就学来了,他说他是从你这儿学到这词的?你又是怎么想出这么一个新词的?”
古壶淡淡一笑:“某天读书时,突然来了灵感,就想出来的。皇上,臣今天前来,是想请皇上召集幕僚团,我们好好议一议接下来要做的大事。”
“大事?”皇上看着他,“大都督是说一统天下的事?”
古壶点头:“当然,这是天下最大的事,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皇上立即吩咐总管黄安派人去请人。
半个时辰后,幕僚团全体成员聚集一堂。
除了古壶,还有右将军王羲之,已升任综理朝政的尚书令的蒋正义,以及另外两位寒士出身的年轻重臣,一位是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御史中丞,再一位是职掌刑法狱讼的延尉卿。
五人在皇上的主持下秘密商议了一整天。
由古壶先确立方向,几人商议,确定下了“先威慑后吞并天长,后逼降正洋和安元”的最小代价的战略。
第二天又商议了一整天,进一步商议了细节,形成了一套初步的实施方案,最后形成一个最终文案,只写了一份,名为“一统大略”,由皇上本人亲自保管。
大政确定,古壶负责军事,蒋正义负责政事,把战略细节化后,形成一道道命令传下去。
转眼到了年关。
天长、正洋和安元三国不约而同派来使节到宁都。虽然正洋和安元两国都没有正式对秋天那两场由他们先发起的战争认错,可两国都表达了强烈的修好愿望。
天长国接连损兵折将,丢失了五分之一的国土,他们没有表示对大宁的愤恨,反而对原来经常侵扰大宁的事表示歉意,同时也表达了以后要与大宁和平相处的愿望。
尚书令蒋正义代表大宁朝廷接待了来使,大度地表示大宁希望各国和平共处,通商交流的愿望,并承诺马上要向三国赠送土豆种并派人指导种植。
三国使节带着这一喜讯各自高兴地回国复命。
这一年的春节,打了败仗的三国百姓知道不会再打仗,虽然气氛压抑,却也都过得安安心心。
大宁国,则举国上下都过得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来年开春,大宁派出的“土豆农夫”分赴三国。
四国都大种土豆,民鑫商社和民鑫钱庄也在三国都城和重要城市开办分社,四国商队乘着春风穿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