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仙师 > 第47章 师妹还是徒弟

第47章 师妹还是徒弟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穿越之铁血捕快 沉默的战神 大唐镇国公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三国之现代魂 快穿之非炮灰女配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四合院:当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大明英宗朱祁镇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汉吏

马车继续前行,不多时,便渐近凤阳地界。

季如风撩开车帘,目光眺望远方,只见那凤阳城外,农田广袤却略显荒芜,村落稀疏且屋舍破旧。

一些百姓正于田间辛苦劳作,衣衫褴褛,面容愁苦。

“殿下,待入了城,咱们先寻一处落脚之处,再去拜会当地官员,了解详情。”季如风转头对朱镜静说道。

朱镜静点头称是,马车缓缓驶入凤阳城中。

城内街道虽宽阔,然行人寥寥,商铺亦是门可罗雀。

季如风与朱镜静寻了一家客栈住下,稍作休整后,便前往知府衙门。

凤阳知府听闻临安公主与季先生前来,赶忙率一众官员出迎。

众人入了正堂,分宾主落座。

季如风率先开口道:“知府大人,此次我与公主殿下前来,乃是为推行农耕新政。素闻凤阳之地,农事艰难,还望大人如实告知详情,以便我等对症下药。”

知府大人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苦着脸道:“季先生,公主殿下,这凤阳之地,土地贫瘠,灌溉不便,且赋税沉重,百姓苦不堪言。虽有几户富户,然皆为吝啬之辈,对农事亦无甚助力。”

季如风沉思片刻,便道:“凤阳距离玉带河不远,或是可兴修水利之便利……此地可有特产?”

知府思索一番后回道:“回先生话,凤阳有一特产,名曰凤阳花鼓,颇受民间喜爱,然此仅为娱乐之物,于农事无补。至于水利,虽有几条小河,然年久失修,且水流湍急,难以引灌农田。”

提到凤阳花鼓,他便想起了上次和老朱北巡,走到凤阳时听到的那段花鼓,面色有些怪异。

朱镜静在一旁听着,忍不住说道:“这凤阳花鼓既受百姓喜爱,何不想法将其推广,以增百姓收入?至于水利,可招募民夫,官府出资,重新修缮。”

季如风点头赞许道:“公主所言甚是,不过,这推广凤阳花鼓,需有妥善之策,不可盲目行事。可先组织能工巧匠,改良花鼓样式与表演形式,再于周边城镇宣传,吸引商客。而水利之事,亦需详加规划,先勘察河道,绘制图纸,再行招募。”

知府大人连忙应道:“谨遵先生与公主殿下吩咐。只是这所需资费,还望朝廷能多有拨发。”

季如风看了一眼朱镜静,说道:“公主,此事还需你修书一封,呈于上位,陈明凤阳之事,恳请上位恩准拨发资费,以助新政推行。”

朱镜静毫不犹豫地应下,当下便回客栈准备修书。

季如风则留在衙门,与知府及其他官员继续商讨新政细节,从土地分配到农具改良,从耕牛养殖到新谷种的引进,事无巨细,皆一一谋划。

数日后,朱镜静的书信送往京城,而凤阳城中,在季如风与当地官员的努力下,新政推行的准备工作已悄然展开。

季如风亲自深入田间地头,与老农交谈,了解土地的习性与耕种的难处;又走访富户,劝说他们出资助力水利修缮与新谷种的购置。

朱镜静亦没闲着,她在城中组织妇女儿童,学习改良后的凤阳花鼓表演,准备待时机成熟,便前往周边城镇展示。

凤阳的天空下,一场由上而下的变革正在缓缓酝酿,似有一股新的气息,即将吹散这片土地上长久以来的阴霾。

几日勘察,季如风决定,在中都以北,秦淮河与方丘湖之间挖一条人工河,这样方丘湖可以做为泄洪区,雨季调节秦淮河的流量。

再将方丘湖和中都护城河东北角的玉带河连接起来,如此一来,中都护城河的水就成了活水。

最后便是从中都南部承天门护城河,开一条人工渠,引水至凤阳府。

初步计算,整个工程需要两万民夫和三月工期,耗费资金8万银两。

“嘿嘿,先生,这件小事,就交给我吧,我找父皇要钱。”

对于这个乖巧聪慧的丫头,季如风有些纠结,到底是带回山去,让她成为小师妹,还是留在身边收为徒弟。

朱镜静可没那么多心思,带着满满的信心,将那封详述凤阳现状与新政规划、恳切请求资费拨发的书信,郑重交予了加急送往京城的信使。

信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不出几日,便抵达了繁华威严的京城皇宫。

值守太监接过书信,不敢有丝毫耽搁,一路小跑着呈至御前。

老朱展开书信,逐字细读,凤阳之地的凋敝之景仿若就在眼前,临安与季如风的拳拳用心亦跃然纸上,神色渐渐凝重,又满含期许。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最强教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