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南阳府鲁山县。
季如风此行的目的地,便是寻找在历史长河中隐匿1600多年的墨家。
虽然历史中对先秦之后的墨家记载少之又少,可他学习六驳八卦推演之术后,便推算出墨家一支后裔,藏身于鲁山县,并化改为宋姓。
先秦墨家传人,分为墨氏、翟氏,后世为避战乱分衍改姓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宋氏。
相对于山东滕州那几支,鲁山宋氏才是墨家正统。
墨家机关数术,堪称华夏古代技艺之奇绝瑰宝。
可惜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墨家便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墨家遵从兼爱天下,是以民为本,天下大同。
而儒家遵从仁爱至上,但是儒家的仁爱崇尚的是天地君亲师,是有等阶之别,与墨家截然相反。
季如风踏入鲁山县宋家庄,只觉空气中似都弥漫着往昔神秘的墨者气息。
此地山川形胜,或暗藏机巧,恰合墨家择居讲究,依山可守、傍水可济,又利于施展那些巧夺天工的机关布置。
宋家庄是宋氏聚居村落,古朴屋舍错落,看似寻常,却处处透着细微的不凡。
旧祠石兽,纹路刻痕不似俗匠手笔,季如风轻抚,仿若触到千年前墨者雕琢时的执念。
打听之下,一位白发苍苍的宋老被引至跟前,目光睿智深邃,自带几分墨者风骨。
谈及机关数术,宋老初时缄默,待季如风展露六驳八卦推演之能,才微微颔首,引他入一地下密室。
室内灯火幽然,摆满了各式精巧木械、青铜机关,有飞鸟模样,机关触发,竟振翅欲飞,灵动仿若生灵;亦有连环弩匣,设计精妙,一次填装,可连发数矢,角度刁钻,尽显墨家攻守之智。
宋老感叹,千年来,鲁山宋氏谨遵祖训,钻研机关,只为护一方安宁、承墨术真髓。
虽外界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可密室内时光仿若静止,一代代墨者后裔潜心磨砺,将机关与数术相融,从鲁班术汲取灵感,借奇门遁甲布局方位,只为在危难时,再现墨家扶危济困、兼爱非攻之力。
季如风望着满室奇物,深知传承不易,更笃定要将这隐匿的墨门辉煌,重新昭于世间……
“宋老,你就甘心墨家机关数术,就此埋没?”
季如风还在尝试争取,墨家是他计划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不可能轻易放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想让大明走上强盛的帝国主义道路,必须借重墨家。
未来计划,强军只是其一,全面轻工业化乃至百年后的重工业化,方方面面都需要借助墨家机关数术。
“后生,老汉知道你能掐会算,知道我宋家底细。但你也应该知道,墨家早已退出在历史舞台,那些机关数术,早已失传。你走吧……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
宋老依旧一副油盐不进的架式,季如风怎会就此罢休,他上前一步,目光恳切,抱拳深深一揖:“宋老,您心中明镜似的,知晓我所言非虚,墨术岂会真失传?这满室精妙,不正是传承所在!如今大明看似安稳,实则内忧外患,北境蛮夷虎视眈眈,海上亦有他国窥探,单靠旧法强军,难成大业。”
宋老眉梢微微一动,似被触动,却仍别过头去。
季如风见状,趁热打铁:“墨术若重现,于农耕可造奇巧水车,百倍提效,解民生温饱;于城防,凭这连环弩匣、机关壁垒,坚城可守,护百姓免遭战火;轻工业化,墨门机巧善制精细榫卯、灵动枢纽,恰是根基。”
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叠事先准备好的图纸,轻轻放在桌上。
宋老沉吟良久,缓缓转身,目光审视着季如风:“你所言宏图虽壮阔,可墨门经千年蛰伏,隐世求存,就为不涉朝堂纷争、保技艺纯粹。一朝入世,若再被权势倾轧,沦为争权夺利工具,祖宗心血岂不完蛋?”
墨家经历千年风雨,见证了无数朝代更迭,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的观点。
季如风急道:“宋老放心,我所求乃强国富民,定设严苛规矩,墨术只用于正途,且由宋氏掌舵,旁人不得染指!我可立誓,若违此诺,天打雷劈!”
宋老来回踱步,摩挲着屋中的旧木械,终长舒一口气:“罢了罢了,看你赤诚,又逢这乱世将至,墨门也不能一味龟缩。”
季如风心头狂喜,脸上却不动声色。
“宋老,不妨看看这些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