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仔细包了起来,用袋子妥善收好。
劳累一天,二人疲惫不堪。
晚饭本来不想吃了,但是躺了一会,实在是饿的难受。
沈梨抓了一把红豆,用温水泡了起来。又去舀了一大碗今天刚脱粒的高粱粒。把高粱分两次倒进捣蒜的石臼里,用石杵轻轻捣杵一会外壳就脱落了,里面白白的高粱米就露了出来。
这样原始的脱壳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把米舂碎。但是除此之外,沈梨和叶宵也没有其他办法给米去壳了。
锅里蒸着饭,上面扣着蒸笼用来蒸白菜熏鱼,一举两得。
这就是今天的晚饭了——高粱红豆饭配熏鱼,还有一份凉拌蕨菜。蕨菜是夏天采摘晒干的,吃之前只需要用水泡一会就会跟夏天一样美味。这也是她们储存的干菜之一。
沈梨坐在院子里劈柴的圆木墩上,叶宵从厨房搬出来一个矮矮的小板凳,两人便坐在星光下,一人一碗,享受着这顿丰盛又美味的晚餐。
末世后一直吃的都是聚集区的杂粮饼子,干涩难咽勉强饱腹。她们似乎早已经忘记了饭原本的味道。
叶宵夹起一筷子高粱红豆饭,慢慢地咀嚼,那股淡淡的甜味和红豆的绵软在口中交织,让人回味无穷。
沈梨也吃得津津有味,她把高粱红豆饭和熏鱼搅拌在一起,口感更加丰富。
她不时地抬头看看星空,又看看叶宵,眼中满是满足。她想起末日降临以后和叶宵艰难求生的日子。
末日刚开始的几年,她们住在聚集区的穷人堆里,每日像小蜜蜂一样忙碌在各个废弃的城镇和荒野,冒着被丧尸攻击的生命危险翻找那些能用得上的东西,只是为了去聚集区的交易市场换两口吃的。
那种用少量的谷米和糠麸做的硬硬的饼子,现在看起来很难吃很难以下咽,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很奢侈的食物了。
拾荒者很难在一个聚集区长时间停留,当附近的区域都被搜刮的差不多,她们只能越走越远,但是这样一来外出一趟再折返需要的时间太久了,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搜罗到哪就到附近的聚集区换需要的东西。再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聚集区,本身也没什么粮食储备也没那么多粮食供应的,就会连过期的食物都换不到,那时候她们就只能饿着肚子。
几天吃一顿是家常便饭。
夏秋时节还好点,好歹野外能弄到一些东西吃。不过,离聚集区近一些的地方虽然没有丧尸的威胁,但是那些野菜也成为了大家哄抢的目标,刚一露头就会被挖掉。远一些的地方,相对的就没有那么安全了。
那时候的沈梨和叶宵所在的地方,还不会下雪。但是寒冷的冬天还是有很多人熬不下去。
后来,丧尸终于消失了,沈梨和叶宵以为苦日子终于熬过去了。她们来到了一个沿海的大聚集区,准备在这里长久的生活。刚刚经过这场大灾难的社会元气大伤,人们几乎要从农耕时代开始。
为了方便管理,聚集区采取高度统一的管理制度,聚集区的领导层掌握着科学、医疗、武器、能源等等一切生产资料。虽然所有人都像蚂蚁一样忙碌着,但是所有的劳动所得都要上交聚集区进行统一分配和管理。虽然不像以前文明时代那样自由和繁荣,但是对经过大灾难的人来说,安全和温饱就已经足够了。
然而,这种安逸也没有持续太久。
很快,瘟疫来了,从温暖的南方袭来,她们不得不向北行进。
仿佛在跟瘟疫进行一场马拉松赛跑,她们路过很多个大大小小的聚集区,但是看到的,只有死亡的气息弥漫在各地。
本来就少的可怜的人口在瘟疫的肆虐下变得更少了。
她们一路向北逃到现在,终于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现在她们有房子住,有饭吃,有肉,有鱼,有蔬菜,还有家人的陪伴。
“我们真幸运啊!”想到这里,沈梨忍不住感叹道。
叶宵听到沈梨没头没脑的说了这样一句,神情一滞,不过很快她大概也明白了沈梨的心中所想,微笑的回应到:“大概是上天的垂怜吧!或者是亲人在天上保佑。”
说到去世的亲人,两个人不由得都伤感了一会。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她们已经能释怀了。
沈梨和叶宵每个人都吃了满满两大碗米饭才放下碗筷。
夜晚,吃饱的沈梨躺在温热的炕上对夜宵说:“高粱米饭太好吃了,这么一看,就算手再磨十个泡也值了。”
叶宵听了不禁噗嗤笑出声,她在黑夜中闭着眼,似是在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