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垦地工作进行的也算顺利。
一想到遍地都是金灿灿的农田,饱满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袋又一袋装满的粮食堆积如山……小黎就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干活也更有劲头了。
山上,叶宵和沈梨正在统筹规划她们的土地。
小屋处于半山腰,屋后开垦的土地土质肥沃,疏松,排水性也不错,按小黎妈妈所说,这里非常适合种麦子和玉米。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去年种在屋后的半亩小麦,收了有300多斤,吃了整整一个秋冬还没吃完。今年叶宵打算在这里多种一分地的麦子。毕竟面食是主要日常食物之一。
“种这么多麦子吃得完吗?”沈梨一听,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她回想起去年没完没了的田间活,不禁打了个哆嗦,“去年可把我累惨了,今年你竟然还要多种些,你怕不是疯了吧?”
叶宵笑了笑,不疾不徐地解释道:“今年有小黎家和庄家兄妹帮忙,多种些不怕的。我们已经说好了,大家轮流到各家帮忙。山下比我们要早种至少一个星期,我们先去他们那帮忙,等他们的忙完了,刚好山上也该忙活起来了。有这个时间差,大家就可以互相帮忙,相当于一家有7个劳动力,种多少都不怕。”
听到有人帮忙,沈梨稍微松了一口气,不过她皱紧的眉头依然没有完全松开:“那种那么多也没必要,根本吃不完的嘛!”按照这两年在山上生活的经验,她觉得两个人一年有五百斤粮食吃就绰绰有余了,而现在,她们光麦子就有300斤,更别说还有玉米、高粱和各种豆子、土豆、红薯之类的了。
叶宵拍了拍沈梨的肩膀,认真地说:“我知道你怕累,可我宁愿粮食吃不完发霉烂掉,也不想因为意外情况而没得plan b。还是多种点吧,有备无患。”
在这种事情上,叶宵是出了名的倔,沈梨知道自己再怎么劝说也没用,只好无奈地耸耸肩:“好吧好吧,随你吧。”
于是,叶宵又继续讲起其他作物的种植计划。
玉米种在小麦旁边,也种半亩,按照去年的亩产来说,大概能收获至少400斤。
去年河滩那块不到一亩的地,土壤湿润,又靠近水源,本是个种植豆类的好地方,可惜不懂农事的叶宵将三种不知道是什么的种子种在那了,今年,叶宵决定把几种豆子都种在那。
黄豆她种得最多,大概一共有三分地左右,按照去年的收获经验来说,到秋天应该能收个七八十斤。红豆、绿豆、芸豆加起来才种了两分地,毕竟这些豆子平时也只是偶尔吃吃换个口味而已。而剩下的一点地方,叶宵留给了南瓜、土豆和红薯。
“南瓜、土豆和红薯这三种作物可真好,平时几乎不用怎么打理,生命力顽强不说,产量还高,又可以当主食吃。”叶宵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我们要是懒得做饭或者有事情要忙的时候,随便煮一下或者烤一下就可以吃了,简直不要太方便。”
“好是好,不过也有个麻烦事。”沈梨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不光人喜欢吃,蝲蛄和老鼠也很喜欢,种下去的土豆红薯总要被啃一些,捉又捉不到,管也管不了,真是让人心烦。”
叶宵笑了笑,安慰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也许这也是人与森林和谐相处的一种平衡之道吧!”
叶宵把所有的种子一一数过,还剩下高粱没有安排。
高粱今年叶宵种的比往年少很多,大概只种了三根短垄,按往年的经验算起来,姑且能收一袋子高粱米的样子。“以前种得多,是因为没有其他主食可吃,如今要米有米,要面有面,高粱只是偶尔吃厌了换口味的,我就不再费那个事,种那么多了。”叶宵说道。
“阿弥陀佛,施主你总算想开了一点。”沈梨比着僧人的样子,调侃叶宵。
计划好这些,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叶宵和沈梨在小黎和庄然两家的帮忙下,开始了播种的工作。
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碌着,松土的松土,撒种子的撒种子,浇水的浇水,培土的培土,每人一样分工,几个人流水线一样的作业。果然是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这点活就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