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绝对不是养猪场。
这是建文皇帝这次酒桌谈话上的核心要点。
“朝廷也穷啊,除了这几年一年3000多万的进账之外,再无其他税收。”
“这笔钱看似多,但每年光养这几十名方王都要花去近百万,而朝廷为了支持这一次的北伐,更是直接花费数百万的钱粮。”
大明朝太大了,这一年总会有几个地方闹灾,作为皇帝的阿斗,肯定是要准备一部分钱财,用于赈灾。
“结果只是收获了几十万头牛羊,这一次的北伐当真是赔本了”
不过却也再一次重创,北元残存势力彻底将北元划分为瓦剌鞑靼两部,其中一支瓦剌还开始了西征。
“虽然说这次朝廷没有收回本,但也打出了我大明的风骨,打出了境界,另外也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内迁,近百万牧民内迁,需要有宗室去主持工作”
阿斗感觉心累,他的这些宗亲就没有一个肯站出来帮他主持工作的。除了一个株高是在内政上颇有建树,但朝廷的大事还是离不开他的参详。
“大侄子,这百万牧民的安置工作便交给我吧”
“正好,辽东地之地,地广人稀,正需人手。”
宁王朱权接了过来,阿斗感觉到欣慰
“很好,王叔,朕便加府你为辽东大都护,护卫辽东之地”
“大侄子,我为辽王,凭什么老十七当辽东大都护?”一旁的辽王朱植问道。
“哈哈,十五叔,您与十七叔,二十叔均在辽东之地,当通力合作,至于高下吗?”说到这,阿斗又看了看三位藩王的神色故意拖着。
“不行,大侄子今晚必须把这件事情划分清楚,辽东之地,只能是由我们三大藩王说的算。”
“如果老十七因为安置这百万难民便。可家风辽东大都护那,我也能干这活我也能进步”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是是15哥还是17哥晋升大都护我都双手支持”韩王朱松弱弱的开口道,身为老二十,此时尚未就,藩封地开原,更是一个不知道有多么偏僻的地方。
阿斗打定了主意。
“既然15叔17叔都不能让对方服的话,那么这个重担便交由20叔你身上了”
“什么?”
大侄子当真不是好人,这不是逼我进步吗?
“三位王叔,辽东之地,朕便交给你们去治理了。”阿斗虽醉神情依旧坚毅。
“允炇啊,你怎么能这般行事?”
“偌大的辽东之地就这样的许给三位王爷了”原本身居后宫之中的吕氏在听见阿斗这荒唐的命令之后,也坐不住了。
自从朱允文被确立皇太孙的位置以来,他便就摆出了原本的慈母模样,长居宫中,减少走动,但对外头的事情还是很关注的,但没有想到朱允文在上位之后,连发几道乱命。
“你是想让我们母子四人被这些混帐害死吗?”
“他们是番王,原本就已经有足够的军群,现在还让他们去安置这些百万流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回母后,请您记住,你姓吕,你只是我的母后,但也仅此而已,外戚不得干政”
“允炆,你”
吕氏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抚养到大的孩子竟然会这般叛逆,泪水不由的滑落。
“好了,母后,您放心,我可以拿捏得住他们的,也希望母后好好教育两位弟弟,抚育他们成才。”
做为皇帝,阿斗有信心拿捏这些藩王,至于藩王做大那是一定会的,所以他也做了几手准备,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皇帝在任用朝廷方面都畏畏缩缩,那么哪怕他上位的时候再掌握大权,迟早权柄也会被人架空。
所以皇帝想要掌权就必须折腾。
历史上的隋炀帝为什么三征高丽说白了就是为了折腾掌握权力,只不过他步子迈的太大,折腾太过,以至于江山倾覆。
阿斗在读到这段历史时也颇为感慨。只不过目前的局势由不得他不大动干戈。
但是,他还在寻找那个破局的点。
“老大,你说允凡这些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朱高炽也有些迷惑,也没有给出答案。
朱棣有些迷茫,虽然说他是为了制衡三蕃,但完全没必要专门设立一个辽东都护府。
难不成就是为了控制住辽东那片地方吗?
朱棣倒是猜对了。
好歹,阿斗上辈子作为一个幽州人,目前辽东属地,其实离他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