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考证,清朝蛮夷就有了大专生。
派到十家瑶寨的是一名刚从学堂毕业的阿贵和一名妇女,这让十家瑶寨感觉到有些惊讶,但是小阿贵说起来头头是道,妇女教授的也是十分利落,不由得让大家十分佩服。
起高垄,深施底肥,疏松土质,改造田地是大工作。十家瑶寨利用年后农业生产还没全部开始,将全寨子的人力都投入了旱田改造。
以前因为红薯不易储存,山上无论哪家寨子都不多种,种多了搞不好雨季也会烂在地里。
但现在不同了,有了赤腰瑶寨来指导,红薯多了可以送到赤腰瑶寨去换其他粮食,这样,可以放心大胆的种植了。
红薯的种植不妨碍水稻种植,因为红薯总体上也就在播种和收获需要大量劳力,加上新技术的翻藤需要大量劳力,只要安排妥当,完全可以和水稻种植错开时间。
按照管老的指导,红薯只要和土豆轮植,对土壤的肥力的消耗就可以恢复,这其中重要的就是施肥的管理。
对十家瑶寨来说,农业面临的是系统性的改造,包括农家肥的归集制作等等。
一整套的指导下来,十家瑶寨不得不服,对小阿贵和妇女的指挥开始服服帖帖。
苎麻的种植就比较简单了,关键是开辟山地,要把灌木砍掉,遮蔽的树木砍倒,有阳光照耀就好。
苎麻对土地不挑,只要平时记得锄去争抢阳光的杂树就好,关键在于后期的粗加工,到时候赤腰瑶寨自然会派人指导。
落后的人群喜欢看得见的好处,这一点沈云峰深知其脾性,这一点讲不得理想。
“丰南号”以赤腰瑶寨的名义先送来500斤大米作为收购红薯和苎麻的定金,一下子就让十家瑶寨的瑶人热情爆棚。
接着下来,从“丰南号”拉回来改造旱田的煤炭灰、十家瑶寨缺的已经发酵好的农家肥,十家瑶寨村老也心甘情愿写下了欠条。
这样,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十家瑶寨的瑶人对赤腰瑶寨的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从以前的鄙视已经变成了平视,甚至有些羡慕。
因为陆续从赤腰瑶寨去指导的瑶人都明显有着不一样的气质,那毕竟是在文明发展提前跨了一步的群体。
刷牙、用厕纸、洗手等一系列新生活方式尤其是让妇女们羡慕不已,男人们则更羡慕赤腰瑶寨的武器、酒,还有那许多怀孕的妇女,代表着族裔的欣欣向荣。
总体上,沈云峰还是像当初对待赤腰瑶寨一样,让文明和富裕润物无声,绝不主动迎合,等待渐渐渗透后,十家瑶寨主动的投怀送抱。
但没有给十家瑶寨提供驱虫药,因为驱虫药已经不多了。
老管给沈云彤出了个点子,有一种叫苦楝树的,树皮汁液可以驱虫,老家流传的土方,可以试试。
于是沈云彤也就开始试验用苦楝树来制作驱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