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吃饭。如果陛下将都城迁往洛阳,禁军的粮食供应就成了个难题。另外,我朝的重要机关和衙门都在开封,况且它们已经都存在这么多年了,这些都是不可轻动的啊!”
也不知道赵匡胤当时听到这话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他又是以一种怎样的目光看向了李怀忠,但在我看来这个李怀忠要么是被赵光义“策反”了,要么就是被赵光义拿来当枪使了。这个并不是什么阴暗心理发作,赵光义私下结交和笼络禁军将领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比如说之前他对禁军控鹤军指挥使田重进的无故示好)。可以说,如果不是赵匡胤太过念及兄弟之情,以赵光义的所为他早就该坟头长草了。
另外,李怀忠作为一个武将能够说出这番话以及他的这番见识简直让人有种“狗嘴里吐出了象牙”的感觉(我这里绝对没有侮辱李怀忠的意思,只是做个比喻),如果说这件事没有人在背后教他背书可能很多人都不会信。再者说,皇帝决定迁都,包括最该发言的宰执大臣在内的一帮文臣都没有人开口说什么,你李怀忠一个负责操练骑兵的武将竟然跳出来说切莫迁都,而且还说得如此头头是道,这难道不是很反常吗?我们再看他说这些话时的角度和口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统领禁军三衙的都指挥使,可事实上他不过就是禁军里边的一个中层将领。所以说,这件事完全就是有违常理,所谓事反常即为妖,李怀忠背后没有妖精作怪那才叫怪事呢!
对于李怀忠的这一番言辞,赵匡胤只是听听作罢,他迁都的决心丝毫未曾动摇。大臣们为了明哲保身不敢说话,赵匡胤身边的这两个与他最为亲近的文人和武将亲自出马也没有效果。见此情形,赵光义再也坐不住了,他要是还躲在背后不吭声,这事基本上就这么定了,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没办法,这位习惯于躲在幕后操控一切的顶级权谋家这一次必须要挽起袖子亲自赤膊上阵了。
:()北宋帝国兴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