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少数,更多的人无疑都被赵光义给成功拉下了水,比如这个王继恩。
赵光义的权势和地位注定了很少有人敢拒绝他的主动示好,否则仗着赵匡胤对他的宠信,他随便找个名目都能让那些敢于拒绝他的人吃不了兜着走,如此这般再加上金银之类的好处,赵光义的这艘船到最后指定是人满为患。可以说,王继恩违逆宋皇后懿旨的这种行为几乎可以判他个满门抄斩的重罪。他王继恩难道不知道自己那样做的后果吗?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不,他知道,可他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宋皇后叫他去找赵德芳,可他去找了赵光义,为什么?皇位更替这种事本来就是父死子继,他如果不想让赵德芳当皇帝,那他可以去找皇长子赵德昭,可他偏偏去找了赵光义?这里面难道没有问题吗?这件事难道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另一个人就是程德玄。
在《宋史程德玄传》里面白纸黑字地记着一行字:“善医术,太宗尹京邑,召置左右,署押衙,颇亲信用事。”
请问,这样的一个医术高超的人为何偏偏赶在这么一个如此敏感的日子里出现在赵光义的府中?而且王继恩去找赵广义的时候已经是四更天了,这个时候他不在自己的家里睡觉反而待在赵光义的家里睁着眼睛数星星,他这是为何?司马光在《涑水记闻》里的说法是:程德玄这天晚上出现了幻听,他听见有人在叫他——说是赵光义找他过去,可他前后三次只闻声却不见人,所以他就跑到赵光义家里来看个究竟,没想到正好跟王继恩遇上了。对此,我只想说,如果这种说辞有人也信的话,那这个人真的适合当一个傻白甜。
再又想到这天晚上赵匡胤和赵光义在宫中饮宴,赵光义凌晨时分离开皇宫,然后赵匡胤几个小时后在睡梦中离奇死去,再然后又是王继恩跑去找赵光义,而那个医术高超对药物很有研究的程德玄此时也瞪着大眼睛在赵光义的家里数星星,他似乎正在等着什么事情的发生。
结合这一切,请恕我阴暗心理发作:老程配药,赵光义带药,王继恩下药,如此一来,后面的这一些事就完全接得上头了。当然,必须声明,这只是猜测。
事情发展到这里,赵光义还并不是新任的皇帝,他还欠缺一个形式或者叫程序,那就是得到群臣的承认和认可。请注意——因为赵匡胤是突然死亡的,所以赵光义的手里并没有什么传位诏书,而且他只是太祖皇帝的弟弟,他并不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另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这时候已经二十六岁了,而且他都已经有儿子了,也就是说赵匡胤连皇孙都有了,而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也十七岁了。
赵匡胤的长孙就不说了,可他的两个儿子怎么排也该排在赵光义的前面继承皇位,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在史书里是这样记载的:甲寅(赵匡胤死亡的第二天),晋王(赵光义)即皇帝位,群臣谒见万岁殿之东楹,帝号恸殒绝。
得赵匡胤驾崩的消息,宋朝的各位大臣们到了皇宫先是向赵光义行了跪拜大礼承认他是宋朝的新皇帝,然后在赵光义的带领下,他们在摆放着赵匡胤遗体的皇宫万岁殿前跪倒一片,赵光义率先放声痛哭,随即他身后的一大群人开始哭得死去活来。
不必怀疑,相信当时赵光义的悲伤、悲痛和眼泪都是真实的,即使他真的杀了他的哥哥。可是,在这个时候,在他已经君临天下的时候,在赵匡胤与他就此阴阳相隔之后,他对自己的哥哥的感情和感激都一起涌上了心头。
赵光义即便再凶狠再恶毒但他也是一个人,一个有感情的人,相信这时候的他定然会想起自己小的时候跟哥哥在一起时的那些温馨可人的画面。他的这个大了他十二岁的哥哥对他可谓是恩重如山,远比他的亲生父亲给了他更多的爱和荣华富贵。可以这样说,他曾经以及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的哥哥给他的。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一天竟然成为了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甚至是成了他的敌人,而对于这个贵为当今皇上的敌人,他所能做的就是对其在肉体上进行消灭,然后取而代之。在这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斗争里,赵光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让自己的亲哥哥去死。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赵匡胤驾崩之后,进入皇宫奔丧的众人里面肯定也包括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在这两个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面前,为什么最后是赵光义成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赵光义难道不知道父死子继的传统礼法?赵匡胤的那些熟读孔孟之道熟知君臣之道的大臣们难道也不知道这一点?这些之前深受赵匡胤恩赏的帝国大佬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