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木炭。他承认自己确实找过仁雅和惠秦两个和尚并请他们帮忙贿赂科考的主考官,但这钱到底是许给了王钦若还是洪湛就不知道了。
皮球又被踢给了四位主审大人,而就在这时无比诡异的事情相继发生了:任懿的大舅子张驾此时已经死了,王钦若的门客宁文德和仆人徐兴忽然间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另外,王钦若府中的仆人全都换了,这些人根本不认得涉案的惠秦和尚,他们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这个惠秦是否来过府中。关键的证人和涉案人员都没了,这个案子眼看就将成为一个无头公案,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四位主审大人一口咬定就是这个洪湛收受了任懿的贿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处罚结果很快就下来了:洪湛论罪当诛,但赵恒赦免其死罪改为削籍并抄家,流放儋州。任懿、仁雅和惠秦皆被杖脊并流放,但考虑到已经七十好几的惠秦会挨不住杖脊之刑,于是他被改判为罚铜八斤外加一百大板子。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赵昌言竟然也被处罚了,堂堂的御史中丞大人一下子被降为安远军行军司马。至于原因嘛,那就太简单不过了,你赵昌言差点整出一个冤案来,当今天子的大红人、伟岸圣洁的王钦若差点被你整成一个收受贿赂的大赃官,这怎么能不处罚你?
这个案子其实可以说是北宋的一大疑案,官方对此案的认定和坊间的定论完全相反,甚至于一向以敢于直言以谏的吕蒙正等人都对明显充满了种种疑点和漏洞的此案不闻不问,这其中的水有多深也就可想而知了。可是,其实谁都明白这起案子的结案完全就是在颠倒黑白,赵昌言的倒霉纯粹就是逃过一劫的王钦若在对其进行打击报复,甚至可以说这起案子完全就是赵恒和王钦若在肆意践踏宋朝的司法体系。
洪湛在一年后就郁郁而亡了,时年仅仅四十一岁。还记得这个人吗?赵恒之前派去绥州实地考察修城可行性并提出修城有“七大利两大害”的那个人正是他。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绥州城在这个时候已经停建了,因为奉命前去修城的孙全照带着两万人去了那地方才发现那里愣是没办法修城,洪湛所谓的七大利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他并没有考虑过当地的地理和气候因素以及水源问题,也不知道这件事是否正是赵恒此次对洪湛下狠手的原因。
对于王旦来说,中途退出此次科考实则是天赐之福,如若不然这口科场受贿的大黑锅指定会被赵恒和王钦若扣在他的头上,而他是否还会有后来的宰相之位也就很难说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南宋时期所立的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单里也很有可能不会有他的名字。
:()北宋帝国兴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