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战场。
没有了周莹的赴援,王超只能带着定州和镇州的约四万人的军队去迎击数量远胜于自己的辽军。当王超的大军出发之时辽军的动向却发生了变化,耶律诺衮和萧挞凛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原因突然下令攻击距离定州不远的望都县。王超命令定州行营钤辖张耆率领一千五百名步兵作为大军的先锋前去支援,而王超的大军紧跟着也随即出发。但是,望都不是威虏军城,张耆还没赶到城下望都城就已经被辽军给攻破了,而他的大军也很快就碰上了专程前来欢迎他的辽军大队人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张耆旋即命令所部这千余人在望都以南的旷野中列阵迎敌,两军之间的战斗随即爆发。身为主将的张耆这一仗里亲自挥刀上阵,期间他身中数枪但仍然激励部下奋勇杀敌并在激战中阵斩辽军将领一名。
要说这个张耆可是大有来头,别看他没什么资历,此前更是没有在我们的故事露过脸,此时的军职也不过是一个定州钤辖,但他可是当今皇帝赵恒的顶级铁杆亲信。他早在十一岁那年就奉皇命去跟当时还是小王爷的赵恒一起玩,此后跟赵恒更是成了一起吃喝玩乐的好基友,仁宗朝时期他借由这层身份使得他攀上了人生和仕途的巅峰——从地方官员一跃升任宋朝枢密使。
请记住这个人,我们以后还会说到他。事实上,他最后能在官场位极人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当年偷偷地在宫廷之外给赵恒的小情人找了一个容身地,为此他不惜把自己的宅子让出来供赵恒金屋藏娇。赵恒驾崩以后,那个当初看似柔弱的小女人开始以女主的身份主宰宋朝的朝局,如此才让张耆得以成为军方的首席主事人。
不过,相比于此时的张耆,在定州大军里面有一个人其实比他还要更加亲近赵恒,此人便是宋军定州大营的主帅王超的副手——定州大营的副帅王继忠。作为烈士的遗孤,王继忠六岁的时候就被赵光义派去跟身为皇子的赵恒结成了玩伴。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光义和他身边的人是这样,赵恒和他身边的人也是这样。然而,古今中外谁人不是如此呢?我只是想说,国家的统兵大将和军方的最高首长竟然不是出身行伍的那些浴血拼杀出来的将领,而是从小跟着皇帝一起长大的玩伴,这已经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就在张耆与辽军的前军激战正酣之时,辽军的主力大军赶来了,而张耆倒也没有陷入绝望,因为王超这时候也带着宋军主力赶到了战场。
宋辽两军的主力兵团终于在战场上再次碰面了,而宋军这一次可谓是劣势尽显。王超或许根本没有想到望都的城池会这么快就被辽军给攻破了,如此一来他所希望的内外夹击抑或背城击敌也就成了妄想,更重要的是他将不得不在毫无任何屏障可以依靠的野外与辽军对垒。最要命的是,宋军的数量远不及辽军。
尽管有种种的不利局面,但两军相遇一场大战已是不可避免。王超当即命令宋军呈东西横向列阵,大阵的左翼是桑赞,中军是王超,右翼则是王继忠。大战在这一天的黄昏时分开始,骁勇但也骄狂的辽军在宋军的重甲步兵大阵面前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双方这一天激战至深夜时分,辽军宋军的大阵前扔下无数的尸体之后终于是停止了这一天的攻势。
第二天的黎明,辽军在经过一夜休整后再次向宋军发起挑战,这一次辽军将主攻的方向放在了由王继忠镇守的右翼。一场激战下来,辽军还是没能攻破宋军的阵型,但这时候的宋军已经开始显现出了疲态,尽管大阵的阵型未乱,但宋军的战损却并不比辽军少。身为全军主帅的王超发现继续这样与辽军对峙下去将会凶多吉少,一来是宋军没法跟辽军比消耗,二来野外列阵且缺乏机动性的宋军暴露出了一个致命的短板——后勤辎重。
不幸的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眼看没法啃动宋军的步兵大阵,辽军再次动起了对付宋军的老办法——劫粮道。在主动撤出了战阵后,辽军突然迂回到王继忠的身后将宋军的粮道给截了,而且还把宋军储存的粮草一把大火给烧毁了。
这对宋军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远离城池且粮道被断再加上随军携带的粮草被焚,这样下去宋军在短时间内恐将呈全军崩溃之势。想想当初曹彬在涿州得知粮道被劫后是什么反应?一旦没有了粮食,不用辽国人动手宋军自己就能自行崩溃。
有鉴于此,王超于是紧急下令全军趁着战力尚在的情况下整军撤向几十里之外的大本营定州,但这个时候赵恒的好基友王继忠却来了一个风骚的走位。身为全军副帅且担负右翼安全的他竟然亲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