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龙静姝,乃是皇帝龙心伟和皇后徐嫣然的第三个女儿,也是太子龙傲华胞妹,受封“康宁公主”。
“静姝”二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静”有安静、文雅之意,“姝”指美丽、美好。
此刻她发丝略显凌乱,几缕秀发垂落额前,更添几分楚楚动人之态。其面色苍白如雪,然那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却如华光笼罩,令人不敢直视。
“天梁表哥,你怎么会在此处?”龙静姝的声音仿若风中残叶,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颤抖。
刘天梁刚要启唇回应,却被一阵突兀响起的婴儿啼哭声生生截断。那哭声仿若尖针,直直刺入他的心间,令他猛地一怔。
不及思索,他本能地探身朝着车内查看,这一看,只觉五雷轰顶,全身血液瞬间凝固!
只见自己那刚过满月生辰的侄子刘基正躺在襁褓之中,小脸涨得通红,恰似熟透的番茄,那哭声已是声嘶力竭,仿佛要将满腹的惊恐与不安尽数宣泄。
刘天梁的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他以一种近乎虔诚又无比慌乱的姿态急忙将刘基轻轻抱起,嘴里下意识地轻声哄着,可眼神之中却满是惊恐与疑惑,他轻声问道:“静姝,你怎会携着基儿在此处?”
龙静姝轻拂额前凌乱的发丝,微微喘息后说道:“昨日我前去你诚国公府拜会姑父和姑姑。如今城中局势大乱,那城防营三番五次巡查诚国公府,搞得府中上下人心惶惶,如惊弓之鸟。他们二老得知我恰好要去长安探亲,便让我带着基儿一道出门,暂避风头。本想着一路低调潜行,能安然抵达长安,谁料途中竟遭遇这狼族士兵的袭击,若不是表哥你及时赶到,我与基儿真不知会怎样。”
刘天梁听着龙静姝的娓娓诉说,心间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滋味杂陈。
诚国公府一门忠烈,世受皇恩,向来对皇室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奈何因那神秘莫测的祭司失踪一事,竟成了众矢之的,被反复搜查盘问,搅得府内鸡犬不宁。
如今,连公主与尚在襁褓的小侄子都被迫离城避难,这背后的暗流涌动,阴谋算计,实在是令人不寒而栗。
他垂首望向怀中哭闹不休的刘基,那粉嫩的小脸因哭泣而涨得通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小嘴一张一合,声声啼叫似尖针刺痛着他的心。
刘天梁的眼神里满是疼惜与忧虑,仿若被乌云遮蔽的苍穹,沉声道:“静姝,休要惶恐,只要表哥尚有一口气在,定不会容你与基儿遭受分毫伤害。此地绝非久留之所,狼族大军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扑将上来。我们务必尽快赶回洛阳城,那里或许尚有一丝安宁与庇护。”
龙静姝轻颔臻首,几缕发丝随风而动。在刘天梁的有力搀扶下,她莲步轻移,缓缓走下马车。
刘天梁仿若对待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将刘基交还给龙静姝,旋即转身,高声指挥着士兵们迅速列成防御阵型。
士兵们虽个个带伤,疲惫之色溢于言表,然仍强打起精神,脚步坚定,目光灼灼,紧紧围绕在公主四周,护送着他们朝着洛阳城的方向匆匆进发。
刘天梁此时心潮澎湃,思绪仿若那脱缰的野马,肆意驰骋。他深知狼族此番突如其来的袭击,绝非偶然为之,其背后必定潜藏着更为庞大、更为险恶的阴谋诡计,犹如那深不见底的黑洞,吞噬着一切。
而此刻,于他而言,保护好表妹与侄子,便是那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使命,是他要用生命去扞卫的信念。
孰料,远方天际尘土再度扬起,隐隐约约间,有马蹄声如雷鸣般滚滚传来,好似那催命的战鼓,声声紧逼。
刘天梁面色骤变,仿若被寒霜侵袭,冷峻异常,他反应迅速,高声指挥着士兵们:“诸位兄弟,列阵迎敌!公主殿下,您且带着基儿暂避于马车之后,若形势危急,末将拼死亦会护送您突出重围。”言罢,他双手紧握长刀,刀柄上青筋暴起,傲然屹立于阵前。
士兵们闻令而动,迅速调整站位,严阵以待。
龙静姝挺直身姿,目光坚定地说道:“表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求无愧于心!我龙静姝身为大兴公主,又是第三代松林学院弟子,绝非贪生怕死之辈,今日便与诸位同生死,共患难!”
只见她右手轻轻抬起,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一道柔和的光芒自她掌心缓缓升起,光芒逐渐蔓延开来,笼罩住前方的将士们。士兵们顿感疲惫之感减轻,伤口的疼痛亦有所舒缓,精神为之一振,众人皆从心底涌起一股斗志,准备与来敌拼死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