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奕,你眼光不错!这个司马仲达还真有点本事,很多事情都能很快上手。”沮授在袁熙求见之后,让袁熙进入船舱内,说了第一句话。
“我也是凑巧遇到他的,觉得是个人才就带回来了。”袁熙不想再司马懿身上多谈,他想尽快把自己关于粮道建设的事跟沮授汇报一下:“公与先生,我这边的斥候对河南这边的情况做了探查,正如先生所言,曹操正逐步把河水(今黄河)以南的百姓都迁徙到官渡以南,这是打算搞他那套‘荒边政策’!”
不得不说,沮授确实是那种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当初田丰走的时候曾经拉着袁熙到沮授那里探讨了袁绍南下之后的战事情况,沮授与田丰都一口咬定曹操不会再黄河以南多做停留,因为距离许昌太远,离邺城太近,不利于曹操补给。两人再一番探讨后,当着袁熙的面直指渠水河(今渠江)以南的官渡会是大战的发生地,搞得袁熙都分不清谁才是穿越的那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袁熙作为运粮官,先是让近卫营的斥候们进入河水以南进行探查,发现曹操已经在迁徙百姓了,特地进来跟沮授先汇报一下。
“那么我们之前的论断就没错了,这场仗的关键点就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谁能撑过补给空了的时候,谁才能赢,此战宜缓不宜急,回头见了主公还得跟他说说缓进的策略。至于运粮一事,你一定要亲自参与,事关重大,我会让蒋义渠在黎阳负责镇守后方粮仓,你大可放心。”沮授听完汇报说道。
“遵命!大人我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袁熙打算把自己对粮道保护一事的方案说一下。
“但说无妨!”沮授说道。
“如果真是在官渡开战,我们运粮通道凭空增加了一百五十里路,我个人建议在路上修建一些兵粮站,以备不时之需。”袁熙在后世也没经历过战争,最多玩过一些战略游戏,依稀记得有个兵粮站这种预防战场上缺粮情况的建筑。
“你这个建议倒不是不行,只是若主公推进过快,建设的兵粮站有可能会成为负累,到时候,你父亲不会同意你慢腾腾地给他运粮的。”沮授似乎想接受袁熙的建议。
“我的意思不是直接凭空建设一座兵粮站,只是把路上那些已经迁徙过的村落改造一下,成为一个临时营地即可,里面储存一些兵粮,同时排少量的兵把守一下,日常运粮的时候还可以用来歇歇脚,万一曹操派人袭击粮道,还可以作为运粮车队的庇护点,只需要在濮水河边上改造几个村落就行。”袁熙对着沮授面前的地图,一一指出自己打算建设兵粮站的地方。
“行,是个好办法,我回头跟主公汇报一下。如果建设兵粮站,那手头的三万民夫就不够用了,而且我们手头的兵一共也就蒋义渠和你的两个营,六千人(新营制),也不够分兵把守。”沮授这是同意了。
一时无话,沮授和袁熙都盯着地图发呆,突然,沮授问了一句:“显奕,你是不是对我们这些世家之人有什么意见?”
“先生何出此言?属下实在不知,请先生解惑?”袁熙确实对世家豪族有意见,但是对沮授这个人没意见,但是沮授就是世家豪族的代表人之一。
“那你为何在《梁祝》里把世家豪族描绘成那副恶人形象,过年的那场歌舞汇演可是让邺城的世家豪族被百姓们骂了好久。”沮授说的是袁熙在幽州的歌舞团队过年时进入邺城表演,表演的节目就是袁熙特别准备的《梁祝》,只不过袁熙把南北朝时期的故事改编成了东汉时期。
“先生说的是这事啊!其实这个节目也不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当初在蓟城处理郦家叛乱一事,在民间传出了这么个故事,我找人就给加工了一下,让负责歌舞团队的人给排练了一下,直接在蓟城表演了一下,具体内容其实我当时都不太了解,结果大受欢迎,后来再想改剧本就难了,因此也就这么演下来了,实在是没想到会有这种效果。”袁熙很清楚自己用《梁祝》打压蓟城世家的事早就被人看穿了,可这是袁熙的阳谋,他可不能退缩。
其实袁熙当时没想到歌舞团会发展的那么好,不光在蓟城名声大噪,甚至传到了南边的冀州,先是王凌派人来邀请歌舞团去中山国表演,再是沮鹄代表邯郸那边邀请了过去,再然后,歌舞团就进了邺城表演,几乎场场爆满。邺城这边是一个叫“金老大”的家伙跟甄良的管家卢振对接的,袁熙后来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个“金老大”是刘顺的手下。
刘顺请袁熙的歌舞团进入邺城也有自己的目的,就是刘顺看上了歌舞团里的美人,这美人正是当初在袁熙房间里跪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