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卫国成功击毙深津并因此而声名远扬、震动全国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某个地方,有一个与他关系匪浅之人同样获知了这个消息。此人乃是周卫国昔日的同窗好友,时光荏苒,距离他们上次相见已过去数年之久。
再次听闻这位曾经亲密无间的挚友之消息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之情。因为长久以来,他都误以为在那场惨烈无比的南京保卫战之中,周卫国已经壮烈牺牲,为此他曾陷入深深的悲痛和哀伤之中。然而如今得知周卫国仍然在世,这份惊喜简直让他欣喜若狂。
竹下俊,实际上是一个极度厌倦战争之人。每当目睹自己的同胞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肆意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之时,他心中便涌起一股无法遏制的厌恶之感。作为一名受过严格训练且具有高度专业素养的职业军人,并且还是毕业于德国柏林军事学院的优等生,尽管他深知服从命令乃军人之天职,对于攻击敌方军队之事他绝不会有丝毫犹豫;但要他参与对无辜百姓的血腥屠戮,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可惜的是,除了能够约束自己所统领的部下外,对于其他大多数日本士兵的行为,他根本无力加以制止——毕竟他仅仅只是一个军衔为大佐的军官而已。
在过去的这几年里,眼前所见所闻的种种惨状彻底颠覆了竹下俊以往对于世界以及战争的认知。他整日浑浑噩噩,精神恍惚,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种残酷的现实状况。就在他感到茫然无助、迷失方向之际,突然传来的关于周卫国的讯息犹如一道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迷茫的心灵。原来,他对周卫国怀有极为深厚的情谊。于是乎,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竹下俊立刻向上级提出前往太原的申请。说来也是凑巧,当时正值冈村宁次麾下急需人手增援,见此情形自然毫不犹豫地批准了他的请求。
此时的他就在冈村宁次的大部队当中,他迫切的想再次见一下那个志趣相投的好友。
此时此刻,周卫国所率领的团队历经整整三天马不停蹄地加急训练之后,成效显着。那 50 辆原本陌生而复杂的鬼子战车,如今对于战士们来说已不再是什么难题,他们已然可以熟练地操控并让这些钢铁巨兽行动自如。毕竟周卫国的团里好多本来就会开车。
至于骑风口这边,之前抓获的众多俘虏之中,现在仅剩下郭闻志所属的那个团了。周卫国对郭闻志的能力还是比较信任的,于是非常放心地将防守此地的重任交托给他,毕竟他帮着周卫国杀了一千多鬼子,还屠杀了那么多的伪蒙军俘虏,量他也没胆子在投靠鬼子。而周卫国自己则亲自带领着由五十辆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队伍,伴随着阵阵轰鸣声,风驰电掣般地向着前线疾驰而去。
这支钢铁洪流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那滚滚烟尘仿佛一条巨龙在空中翻腾飞舞。按照这样的行进速度估算下来,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便能成功追上前线部队。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战场上,大阪师团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黑色潮水一般,势不可挡地一路冲杀至大同城下。从军事地图上来看,目前的局势显得颇为紧张:李云龙和楚云飞所部已经被这群来势汹汹的鬼子团团围住。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敌人看似来者不善,但实际上其数量仅仅只是我方军队的一半而已。而且别忘了,还有赵苟率领的那支犹如鬼魅般潜伏在暗处、时刻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的尖刀旅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呢。
当大阪师团的指挥官站在远处眺望眼前这座高耸入云且固若金汤的大同城墙时,心中不禁打起了寒颤。再联想到此前得到的情报中提到的,城中楚云飞所掌控的兵力丝毫不逊色于己方,甚至可能更强一些。这位指挥官越想越是觉得心惊胆战,如果真就这样贸然发动攻击的话,恐怕最终会落得个伤亡惨重的下场啊!可是军令如山倒,这场仗又不得不打。思前想后,绞尽脑汁之下,这位指挥官终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还算不错的应对之策……
此时,在兴旺村战场上,鬼子的战车师团展现出令人震撼的阵容。整整二百多辆坦克犹如钢铁洪流一般滚滚而来,每一辆都散发着冷酷与威严;而五十多辆装甲车则紧密跟随其后,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造成这种局面,只因战车师团的师团长收到了来自大阪师团的一封紧急电报。电文中,大阪师团声称要与战车师团协同作战,一同对李云龙和楚云飞展开前后夹击之势,让他们首尾难顾、应接不暇。
单纯的战车师团师团长竟毫不怀疑地相信了这一情报,并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所有的坦克和装甲车作为先锋部队,率先冲锋在前;同时,派遣伪蒙军骑兵迅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