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技巧可以分享给我们?
这样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下。”
听罢柳成业的话,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何雨柱,眼中充满了期待。
他们都很好奇何雨柱为何能这么迅速地完成机器的制造。
何雨柱笑道:“实际上,我觉得制作机器最难的部分不在于制造本身,而在于创新设计。
如果你们手里有一份详细的图纸,你们也能制作出机器,对吧?”
王广安点头道:“没错,只要图纸上的数据详尽准确,一般的机器我们都能制造出来。
按图索骥就行。”
何雨柱接着说:“所以说,制造机器最大的难点在于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你必须清楚你要制造的是什么机器,
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也就是明确研发需求。
然后是分析产品的技术参数和生产工艺……”
接着,何雨柱把自己的制造经验全部分享给了大家:“在遇到技术难点时,需要反复尝试,
不断变换思路。
总会有合适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
听完这番讲解,众研究员都获益良多。
许多人都拿出纸笔认真记录,生怕漏掉任何重要的信息。
他们惊讶地发现,
尽管何雨柱年纪轻轻,但他对机械的理解一点也不亚于这些资深研究员。
还有人提出了不少问题,何雨柱也都一一解答。
许多人如同寻到了珍宝,诸多技术难关上困惑的地方,此刻豁然开朗。
王广安满心感激地说:“听到您的高论,让我顿悟了许多!”
“柱子,你今天的话真是解了我的困惑。
好多以往理不清的问题,经你一指点,现在明了多了。
我要赶紧回去试试刚有的想法是否行得通。”
说罢便匆忙离去。
柳成业也难掩兴奋:“对,我懂了,真的明白了!
哈哈,现在我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柱子,你今天真的帮助我太多,这个问题我一直被困扰已久。
听完你的话后,我清楚地知道接下来要如何行动。”
他一边说一边急着离开了现场。
其他的人也都感到有所启发,一个个向何雨柱致谢:
“柱子,真是太感谢你了!”
“别看柱子年纪轻轻,学识恐怕连那些老教授们都要甘拜下风。”
“柱子,照这样的才华来看,你早该完成学业了吧?”
“这次真是学了很多东西,柱子谢谢你。”
这一场面让在一旁的大领导大感震撼,因为他了解这群研究人员内心的自豪与固执——对于自身的学问和理论,他们几乎达到了顽固的程度。
从未见过有人能同时赢得这些人的一致赞誉,
但何雨柱却做得到了。
而这位年轻人不过17岁的模样。
如此年纪轻轻却拥有这般渊博的知识,日后能成就何种伟业,谁又说得好呢!
因此,大领导决心要在何雨柱毕业后,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位奇才引入他们工业部,
哪怕为此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待几位研究人员先后离去,何雨柱随即拿出了一叠关于水涨机设计图递给大领导:“赵叔叔,这是水涨机的具体生产工艺以及相关保养的数据。”
对此,大领导十分高兴地接过,赞扬说:“太好了!当时让你用工业部的研究室做试验室是我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你尽管放心去做,凡是能制成的设备,我都会如实上报,国家也不会亏待你这样的人才。”
何雨柱笑着回答:“赵叔叔,我对您和国家完全有信心。”
大领导又问:“柱子,你的第三个项目计划是什么?”
何雨柱微笑着透露了他的下一个目标:“我的下一步是制作一种名为压力机的装置!
这种机器主要用于切割、打孔、冲压、弯曲、压接及成型等操作。
通过给予材料足够强大的压力,促使它们发生塑性变形甚至是断裂,从而制作出所需零件。”
大领导闻言,眼神亮了起来:“说到压力机,这项技术确实是舶来品。
西方率先提出了压力机的概念并造出了第一台水压机,而后发展成为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