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反驳,和尚伸手拦住他,自顾地说道:“姜氏虽然也是八大家之一,可是她们自视清高,没其他世家那么看重权力,一门心思的救济百姓。得姜氏必得民心。”
“道理我都明白,可问题是怎么和姜家结盟,让姜家站在我这边。本王就怕一个弄不好,把他推到裴鸣那边去”李书德双手背后,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这时候和尚倒是闭上眼睛,幽幽吐出一句:“那就得看王爷得本事了这事儿我帮不了你。”
得,说了和没说一样。李书德长叹一口气。这和尚名叫道止,八年前在宁州的一个庙里,两人刚一见面,就大言不惭的说要送给他一顶白帽子,又说好些大逆不道的话。
总之是说到李书德心里去了,自那以后就跟在他身边做个谋士,每天不是在煽动他谋反就是在煽动他谋反的路上。
李书德白了一眼,用手理了一下衣襟,抖了抖袖子,冷脸嘱咐道:“今天府里人多眼杂,你自己多注意点儿”随后开门大步走出去。
“切,世俗!眼光还是太世俗!”道止说完撇撇嘴,窝在椅子里神情有些许的落寞,转瞬又嘲讽地笑了一声。
等李书德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天刚微微擦黑,院子里已经堆满了人。不夸张的说,小半个京城的官员都来。
“恭喜啊殿下”“王爷好福气!”“恭喜恭喜”
李书德的脸上堆着笑,不住地像周围问好的人点头。桓王府的管家费力地从人群中穿过来。
“殿下,客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厨房那边就等着您吩咐上菜呢。”
“行,开宴。叫侧妃把孩子抱过来。”
“是,王爷”老管家说完以后又小心的穿过人群走了。
李书德走到院子中间那颗大红珊瑚前,单是往那一站,周围喧闹的人声就弱了一些,叫人下意识的想闭嘴听他讲话。
侧妃吕氏从乳母怀里接过孩子走到他身边,侧妃长得清秀,穿着水蓝色的锦裙,眼角眉梢都透露着喜意。
“诸位”李书德一手揽着侧妃,另一只手端着酒杯,放开了嗓门说道:“欢迎诸位今日来参加犬子的满月宴,这一杯,本王敬你们。”话刚说完就仰头喝了一杯。
桓王自小性格就豪爽,弱冠以后一直呆在军队里,以至于他的行事更接地气。
他刚喝完一杯就有丫鬟来给他满上,他还保持着刚才的姿势,继续说道:“今日来了许多同僚、朋友”说到这的时候往姜雪松那桌看了一眼。
继续道:“本王也不会说什么文绉绉的话,希望大家吃好喝好,玩的开心,玩的尽兴!”说完又将酒杯里的酒清空。
一时间,叫好声、喝彩声、鞭炮声都响了起来、许多年以后,桓王想起这一刻,仍觉得这是他人生最开心的时刻。
“开席!”
随着李书德一声令下,乐人们开始弹奏定好的曲子,李书德则是带着侧妃挨个桌敬酒。
姜雪松早就物色好了一个靠近游廊边上的位置。拿着筷子左看看右瞧瞧就是不知道该夹什么好。瞧什么都挺好吃的,可吃到嘴里总觉得差点意思。
她长出一口气,刚撂下筷子,就有人拍了拍她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