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好了,” 张落看着纺车笑道,“我还想把你的这两位年轻人带走,让他们教其他的工匠,进而普及到各个郡县。” “说到这事,上次你不是说要制作比脚踏纺车更好的机器吗?” 张落继续问。
公输裘脸微微一红:“上卿请放心,待千里目研制成功后,我会马上着手改进纺车。”
“提到材料,” 张落看看公输裘手上的水晶说,“或许你可以去看看烧瓷的地方。
我知道一种新的材料叫做玻璃,与水晶很相似,或许可以作为替代。”
公输裘听了这话半信半疑,“烧瓷器能出什么好东西?” 不过,想到这是张上卿的提议,且与水晶相似,他就点了点头。
“老夫明白了,一旦找到合适材料,会马上做。”
张落提醒,“不过这个消息还是要谨慎,不要轻易传出去。” 因为生产玻璃的成本较低,但他希望卖高价。
公输裘答应,“老夫记住了。”
随后张落带着两个公输子弟离开将作府,命令那些负责向各郡县传授技艺的人学会这新式脚踏纺车,从而提高纺织的效率,改善农民生活。
更多的布也可以由商人收购贩卖,充实国库。
返回内史府后,张落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
张落继续埋头工作,等待760四点下班。
他轻声问道:“伏胜有无送来新的消息?”
一位侍从走进来汇报,“回禀上卿,平准令前几天才到达齐地。”
张落点点头,回答道:“如遇紧急情况,可以直接前往我府上报。” “遵命。”
他又看了一会文书,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
“郑国提前完成了六辅渠的修缮工程,然而近六万名战俘中有几十名不幸死去。” 剩下的战俘将分成两批:
一部分运往赵地,参与水利建设工程;另一部分,包括三万战俘,在三千秦兵的护卫下送往楚地挖掘灵渠——这是为了未来的农业灌溉以及日后攻伐南越时提供运输粮食的关键通道。
另外还计划招募大约五千名百姓共同参与,但大部分工作仍由战俘负责完成。
而且对百姓的徭役待遇较为丰厚,不仅饭食保障较好还有薪资补贴。
“初步计算需要七百多万钱用于支付粮草和工资”,张落在文件上划勾表示认可,后续还需要郑国现场勘察后再作进一步调整。
此时他不禁思考:“郑国原为农家领袖神农之子,也许能了解到一些关于农家的事?”想到此,他把文书记下准备存档并送至相应机构处理,忽然又眉头一蹙,看到一份报告。
“那些胡族女子为何还没有安排好婚姻?”
时间过去不短,牲畜都处置完了,六辅渠也建好了,本应上报开战计划了。
“怎么至今只有一两万人成婚?”他低声嘀咕:“难道大秦缺男丁吗?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居然不要?”
张落看着四万石粮食需求有些无奈,还是决定给这些女子家庭一些援助。
“结婚后要立户口,但田租减免两年确实少了。”他还想道河套地方,云中、雁门、九原一带需移民充实。
“强制命令虽然能让民众服从,可是让他们自愿迁徙效果会更好。”
于是他起草了一封奏章建议道:鼓励每家每户五口迁移到河套之地,则赠送150亩农田,并免去三年土地税收,耕牛免费使用,自备曲辕犁。
在关中地区娶胡女者,则赠送两石米,同时十年免除税收及劳动役,可免费享用朝庭提供的耕牛和曲辕犁三年,五户共享一牛具一犁具,但必须善待不得损伤。
对于单 门户的家庭则五年内只需缴纳户籍费;分家单列门户的儿子将获五年免税、三年免劳役,并奖励一百铜币。
完成后,他直接带着这份草案去找冯去疾审批。
嬴政帝曾把丞相职务分为左、右两个部门,其中冯去疾任右丞相,李斯任左丞相。
因此有两个不同的行政衙署处理政务。
“啧啧!”看完文书后的冯去疾略显不满:“小张,你先是打了与匈奴的仗,现在新粮已经入库了么?”
“还没有填满,有两个仓库存货为空。”张落淡定地答道。
闻言冯去疾哭笑不得。
“那你还要再建一个粮仓吗?”
张落毫不退缩地答道,“那是专门用来存放旧粮的,与其他事无关。”
冯去疾摆摆手表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