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不料小童们突然转身跑开。李信抬手想唤住他们,心中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一点勇气再次消退。可是,当李信放下手之后,
那几个孩子却跳跃嬉闹,喊道:“李信将军终于回来了!李信将军终于回来了!”
人群因此吸引了注意并赶来看个究竟。李信听了不禁微笑了一下。然后他整理了头盔,紧紧握住剑柄,大步迈入了槐里的城门。虽竭力抑制住情绪但眼眶仍湿润发红。
“对不起,李信回来晚了。”
……………
同一时间,在章台宫里,张落拜见嬴政皇帝。“参见陛下。”
“张卿请坐吧。”嬴政微笑着示意,“已是黄昏,你还来觐见啊?”
在场的冯去疾、蒙毅闻言也都笑了。
冯去疾正在禀告国家大事及博士馆对诸子百家着作编订进展;
蒙毅汇报了诸子百家现状及其最近抓获的逆贼。
张落笑道,“陛下游,臣有两件东西带给您过目。”
“哦?是什么?”
嬴政见不是国事前来,暂时搁置其它公务,注视着张落手中的大小两个包裹。
张落掏出一个红薯,展示道,“请看这个,陛下。”
赵高刚想去拿却被蒙毅抢走,
“嗯,这像是某种瓜果呢…” 嬴政接过来看着。
张落点头,“这是薯类蔬菜叫做红薯;极易种植,是属下偶尔得到且能分辨其种类。
嬴政左顾右盼,确信眼前的东西确实可以食用。
如果容易栽种,多种些也不错。
“嘿,亩产能达到五千斤,储存得当,能保存一年左右。”
这话一出口。
啪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嬴政手中的红薯滚落在地,从御阶一级级滑落,直至几级下方停了下来。
嬴政惊讶地抬起头。
“张先生,你说什么?”
“陛下,我说这种作物每亩能产五千斤。”
冯去疾手一抖,心里明白张先生不至于在这等事上玩笑,但他仍难以置信。
“张先生,别夸大其实吧。”
“真的没夸大。”张先生摇了摇头。
尽管如此,就连身边的赵高也露出不相信的眼神。
张先生微笑着:“陛下,臣来之前已种植了秧苗,这里还有一袋红薯,陛下现在就可以拿去烹饪品尝。”
蒙毅捡起一旁滚动的红薯:“若真如此,今后我们秦国将不再担心粮食短缺!”
冯去疾短暂犹豫后,最终决定暂时信任张先生。
“真这样的话,还需要像纸那样妥善保存。”
“产量这么高,如果传入敌对方手中,尤其是那些六国遗臣,可能会造成隐患。”
那样,他们也就解决了粮食问题。
蒙毅正准备点头。
突然,嬴政站起来,宽大的龙袍掠过台阶,走近蒙毅,从他手中接过红薯。
“不必担心,若真像张先生所说,大秦应立即广泛种植推广,造福百姓。”
“至于那些贼寇…”
嬴政解下腰间的天问剑。
明亮而锐利。
“有胆敢动者,秦剑立斩!”
……
……
“张先生,这样的红薯要多培育一些,尽快在全国推广开来!”
嬴政拿起红薯,返回了主位。
“臣明白。”张先生拱手道,“只是新事物出现总需要时间让民众接受。”
“朝廷不需要强加推进,等百姓发现了其产量的好处,自然就会选择种植的。”
就像之前的甘蔗一样。
起初没有百姓愿意种甘蔗,生怕影响其它农活。
即使卖出去能赚钱也一样。
张先生只能自己尝试种植。
直到后来抓住了巴清这个契机,甘蔗园的事才得以顺利进行。
随后红糖广销各地,有见利行事的百姓纷纷加入种甘蔗行列。
红薯也是同样道理。
但相比甘蔗,红薯更容易为百姓接受。
只要亲眼见到效果即可。
张先生估算,用不了多久,至多一年半载,全国的百姓都会认同红薯的价值。
“你是治粟内史,这事就交给你处理。”
嬴政挥了挥手,明确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