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哥哥,你要带她一个人出去吗?这些日子,无论你去哪里都要带着陆氏。难不成你的心里已经没有青樱了吗?”娴贵妃眼中俱是破碎的泪光。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这些年的情爱与时光,是青樱错付了吗?那个一心娶我的弘历哥哥去哪里了?”
薛荔看看天看看地就是不看被尴尬地手足无措的乾隆。
“朕今日的行程从未传出去半分,你是怎么知道的,还跑来后门来堵朕?”很好,只要把问题扯开,自己就没有问题。乾隆很是熟练地质问着娴贵妃。
娴贵妃一噎,她还指望着李玉继续给她通风报信呢,也不能就这样把人供出来:“臣妾只是听到了些许传闻,想是有下人因为太过激动说漏了嘴,叫臣妾身边的人听到了。”
“谁这么不小心?进忠,去查。”乾隆干脆利落地打发了娴贵妃之后便似笑非笑带着薛荔出了行宫,徒留娴贵妃怔怔的站在原地。
江南的街道一向与京城不同,街头满是青石板路,看着格外整洁。
二人顺着热闹的街道慢慢走着,街边的小吃摊与手工艺饰品的摊子一个接一个的叫人看着便目不暇接。
薛荔乐呵呵地看着,毕竟这是她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出门。
“皇上您看”薛荔指着街头挂着字画的小摊。
乾隆慢慢踱步过来,顺着薛荔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半晌满意的颌首:“不知道这书生才学怎么样,但却很有眼光。挑选的尽是朕写的最好的诗作。”
薛荔微笑:“是呢,这书生眼光真好。”
书画摊上挂的满满的都是乾隆的诗作,唯一几个临摹的不错的作品,委委屈屈地塞在角落里。
薛荔在书画摊上挑挑选选,最终选了一把提着乾隆御诗的字画付钱买了下来。
“老爷,这苏州的苏式汤面最有名,一向以汤底醇厚,面条爽滑着称。前头那家店铺是开了几十年的老店了,我小时候没少央着父亲带我出来,每次出来都要吃这家店铺的面。您也尝尝?”薛荔指了指不远处挂着一幅张记汤面旗帜的店铺。
“主子,外头的东西不知道干不干净,还是叫了厨子去行宫里头做吧。”李玉皱着脸拦在乾隆面前。
乾隆脸上笑意淡了淡道:“你不必跟着了,自个儿回去领罚。”
李玉不可置信地张大嘴巴,刚准备出声却被进宝捂住嘴,进宝小声道:“师傅,你满心为了娴主儿也不能这么糊涂!皇上还没开口,轮得到咱们做下人的率先出头来做决定?”
李玉如梦初醒,不自觉卸下了反抗进宝的力气,任由他拖着自己走到队伍的末尾。
“老板,两碗阳春面。”茶清等人上上下下擦干净桌椅后,薛荔拉着乾隆坐下来扬声点餐。
“好嘞,客官您且等着。”老板爽利地应下,手脚麻利地开始忙活。
没一会,两碗热腾腾地阳春面被端了上来。
“味道果然不错。”进宝试过毒之后,乾隆挑起面吃了起来。
“怎么样,我推荐的准没错。”薛荔得意洋洋地挑眉。
“是了,跟着阿荔口味总没错。”乾隆宠溺地附和。
身侧来了几个脸上挂着大大黑眼圈的书生,坐在旁边的桌子上,一人要了一碗加了肉浇头的面。
“哎,张兄,那抄本40-50回你看到哪里了?五日前就送到你手里了,都到今天了还没看完吗?”一个穿着淡蓝色长衫腰间配着兰花玉佩的书生样男子皱着眉说道。
“快了快了,这曹先生文笔是真好,看的真真叫人手不释卷。话说这达官贵人生活里头的吃穿用度是不是就跟曹先生写的一样,什么孔雀线织的披风,什么几十只鸡配出来的菜。”张书生两个眼睛挂着青黑色的黑眼圈,一脸萎靡不振地回道。
“我听我表哥说,曹先生祖上是阔过的。那可真真儿是个顶个的富贵之家养出的金尊玉贵的公子,只可惜败落了。”左边的书生咽下嘴里的面接道。
“这话本写的好的,都是生活里头不尽如人意的。要我说啊,这败落的好,没了这遭,哪里来这么好的话本来给我们看啊!张兄你说是不是?”
几个书生嘻嘻哈哈地边吃面边互相说笑着。
这宫里头向来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薛荔静静地吃着面,身侧几个书生的高谈阔论尽入耳中,曹先生,祖上阔过。几十只鸡配出来的菜。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她朝着茶清招手:“去问问,这几个人说的是什么书?”
茶清没一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