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难,若那国王所言属实,太子见到这信物白玉牌,必定会明白这一切。”
猪八戒追问道:“猴子,若国王所言不属实呢?”
他看了紫衣一眼,意有所指道:“你们想啊,若国王是假扮的,其性格和真国王肯定不一样,他的那些文武百官,嫔妃孩子肯定能发现变化,怎么三年过去了,却一点都没有怀疑过呢?”
“我们要是贸然将这件事告诉太子,打草惊蛇,让那假国王提前跑了或者派兵来抓我们,那不就前功尽弃了。”
大家都跟人精似的,听出了猪八戒话里有话,对紫衣的身份也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猜测,纷纷抬眼看向紫衣。
紫衣刚才在走神,没听到猪八戒的话,见众人看她,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还以为众人在看她的肿眼泡,她为自己辩解道:“你们看我干嘛,我只是没睡好而已,绝对没有哭过。”
青霄闻言默默捂住了自己的脑门,众人心里也都有些哭笑不得。
他们选择性的忽略了猪八戒对紫衣的针对,将重点重新放在真假国王身上。
片刻后,唐僧道:“八戒说的有些道理,悟空,你还有其他的应对之法吗?”
“师父,等我将太子引入寺院后,他定会烧香拜佛,到时你穿上锦襕袈裟,坐在正殿念经,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吸引他的注意力,我变作一寸小的和尚进入匣子里,你将这匣子献给他。”
唐僧追问道:“然后呢?”
猪八戒打断:“师父你傻啊!那道士法力高强,我们要是施展法术偷偷潜入皇宫必定被他察觉,但要是太子主动将匣子带去皇宫就不一样了,只要猴子亮出火眼金睛一瞧,不就真相大白了?”
唐僧道:“此计甚好。”
青霄知道这段剧情,原着中,因真国王好善斋僧,如来便派文殊菩萨前来渡他修成金身罗汉。
由于不可露出法相,文殊菩萨变作一凡僧问国王化缘,但真国王不识菩萨,将菩萨用绳子捆绑在河边浸泡三日,最后被六甲金身相救,奏请如来。
如来命狮子精将国王推入井中,浸他三年以报此仇。
现在细细想来,一切都充满了违和感。
既然国王好善斋僧,遇到和尚化缘应该好生招待才对,那么为何要将文殊菩萨变作的凡僧浸入水中?
这和国王的人设不符。
若国王名不副实,那如来岂会看不出来,还要派文殊菩萨渡他金身呢?
那可是文殊菩萨,即使变作凡人也不会轻易被一个凡间的国王捆起来吧?
更何况,国王寿命未尽,此前从未有哪个先例说过,只要好善斋僧,对和尚好就能修成正果的。
既然这么简单就能修成金身罗汉,那大家都不用去修炼了,只要大肆修建和尚庙宇,善待和尚就行了。
她此前看书时,从未想过这一点,现在看来却疑点重重。
如今这一切发展都按照原剧情进行,既然乌鸡国这场劫难是西方所为,那么唐僧等人便没有危险,于是青霄只是静静的听着,并没有开口说话。
众人敲定计划,在用完早饭后开始分工合作。
孙悟空前去城外变成兔子跑进寺院引太子进来,而唐僧换上锦襕袈裟坐在正殿等待,剩余其他人则在偏殿等候,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便出来帮忙。
不多时,寺院外传来嘈杂脚步的声音,大批的官兵围住了寺院外。
太子带领两名侍从走进门口等待,其中一人小跑进入寺院中寻找一圈出来后说道:“回禀太子,并未发现兔子的踪迹。”
太子是个少年模样,长的倒是唇红齿白,模样精致,一看就是养尊处优惯了,他手中拿着一把弓箭,眉头一竖,语气中带着傲慢:“怎么可能,我明明射中了兔子,亲眼看见它跑进来的,再仔细进去找找。”
侍卫刚想答应,寺院中却突然走出许多和尚。
原来是寺院众僧见到太子到来,于是纷纷走出来,自动排成两排,跪在门口诚惶诚恐的叩拜迎接。
老院长将太子迎入正殿,太子见唐僧端坐在蒲团上念经,没有一丝行礼的样子勃然大怒。
“你这和尚,见了本太子为何不行礼?来人将他拿下。”
护卫听命上前,还未靠近便被唐僧身上的锦襕袈裟弹了出去。
锦襕袈裟水火不侵,防身驱邪,唐僧穿上此法衣一般人无法近身。
太子惊讶道:“你是哪来的和尚,竟然使得这般障眼法?”